其他
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 公选遴选 > 考试题库 >

2020河南公选遴选考试-格正教育

2010年公选考试公共科目基础理论要览

来源:0作者:"" 发布时间:2010-11-08

第三部分

公共科目基础理论要览

第一篇政治篇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个基本的方面:

(1)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对于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第二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也就是人的意识能否正确认识现实世界、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哲学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吸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性质,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指的是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形式各有其特点。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矛盾性质的特殊性。其次,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最后,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属于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则是事物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

首先,共性和个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和共同的方面,它不包括事物非本质的、偶然的和具体的方面。因此,共性比个性更深刻,个性比共性更丰富。

其次,共性与个性是相互联结的。个性一定包含了共性,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

最后,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一定时间为共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另一时间就成了个性,反之亦然。

(4)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①主次矛盾

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能有多个。想问题、办事情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②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都只有一个。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抓住主流。

2.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可以用数量形式表示的规定性,包括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等。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在度中,质和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一定的质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一定的量又规定着质的稳定性。质和量在度中的相互结合和规定,使质量双方处于统一状态。

(2)量变、质变和质量互变的关系

量变与质变的定义:量变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原有发展过程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延续和渐进过程的中断。事物的变化有没有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3.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保持其质的稳定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事物现有的质,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2)辩证的否定的性质和特点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的结果。

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存在的,随着条件的变化,会丧失存在的根据,让位于新事物。这时,只有经过否定,才能为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开辟道路,最终战胜旧事物。

第三,辩证的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同时吸收和改造了旧事物中某些积极的因素,并把它作为新事物的基础。因此,否定既是区分新旧事物的界限,又是联系新旧事物的桥梁。作为发展和联系环节的否定,其实质就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既抛弃又吸收。克服是发展中的连续性的中断,是发展中的非连续性;保留是发展的历史延续,是发展中的连续性。辩证的否定,就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

(3)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当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事物就处在肯定阶段;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事物就会否定自身到达否定阶段,即走向自己的对立面。但是到此为止,事物的发展并没有真正地完成。因为正如在肯定阶段只是片面地强调了事物的肯定方面一样,事物的否定阶段同样也只是片面地强调了事物的否定方面。所以,事物的发展到了否定阶段,与其说事物内部的矛盾是解决了,不如说是充分地展开了。事物的否定阶段和肯定阶段一样都有片面性。因此,只有经过第二次否定,到达否定之否定阶段,前两个阶段的片面性才能得到克服,事物的矛盾也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也只有到这一阶段,事物的发展才能相对地完成。

(三)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1.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当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这并不排除它同时也是一定地域上的人群共同体。国家是按地域来划分和管理居民的。

2.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

第一,政治职能。国家要镇压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的反抗,确保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调节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利益集团与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二,经济职能。国家运用政权力量维护和强化自己的经济基础,间接或直接地组织、调节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社会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

第三,社会管理职能。国家作为整个社会事务的管理中心,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

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调整国与国的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四)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推动历史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首先是个数量概念,是指社会成员中的绝大多数人;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是指推动历史进步的人们,包括一切对历史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人民群众的内容在不同的国家和时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它的主体始终是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劳动人民,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上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摧毁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革命的主力军都是劳动群众。

二、政治经济学

(一)资本的本质

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机器、厂房、原料、商品等,但这些物不能说它们在任何时候都是资本,只有当它们成为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劳动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马克思关于资本的本质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三个要点:

(1)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体现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3)资本是一种运动。

(二)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从价值方面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二是从物质方面来看,资本家为组织生产,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数量与劳动力数量要根据生产技术水平和各生产部门的特点保持适当的比

例,生产资料数量与劳动力数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三)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形态和三种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进行准备。货币在这一阶段中转化成了商品,资本的形态从货币资本变成了生产资本。这种转变虽然表面上同一般的商品买卖一样,都是由货币转化为商品,但有着特殊的职能:即购买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劳动力商品以及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按照自己的需要,让购买来的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这时的资本形态是生产资本。其职能一是补偿资本家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必要生活条件的支出,二是生产资本家追求的剩余价值。

第三个阶段是销售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售出生产出来的商品,从流通中收回货币,实现其必要支出的补偿和获取剩余价值的愿望。这时资本的形态从生产资本又重新转化为货币资本,回到其最初的形态。与最初的货币资本G(货币)所不同的是,现在它的数量变化了,从G变为了G′,即除原来的货币以外,有了新的增殖额。这个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其大小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生产上表现为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广大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3)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三、科学社会主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1)唯物史观的发现,使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它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①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指明了用社会存在来说明社会意识的正确途径;②唯物史观揭示了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找到了实现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因此,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2)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①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的本质,指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真正地位;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指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③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指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翻资本主义的根本途径。因此,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块理论基石。

(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仅是历史的继承和取代关系,而且在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之前,彼此又长期并存,相互间是一种共处、竞争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同样有两个不同的方面: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相互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对势力,总是千方百计地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颠覆、渗透和侵略,搞分化、西化的活动。同时又要看到,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需要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各种文明成果。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历史过程。因为:

(1)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可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新的社会制度彻底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制度创造出较之旧制度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新制度能更快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新制度的优越性最本质的一点也体现在这里。

(3)当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世界上就形成了两大社会制度并存的格局。资本主义同样在吸取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现实,迫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某些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并缓和社会和阶级的矛盾。

(4)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存在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庞大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在科技发展、经济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它们在世界上拥有明显的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与合作空前增强,以跨国公司、跨国财团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势力不断扩大,大批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地依赖于西方国家和国际垄断资本。这种世界格局发生根本变化是必然的,但又是需要一个长期过程的,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四、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②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完整概括和系统论述。决议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理论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决议进而把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精辟地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并把它的丰富内容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内容

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这是因为:

(1)实事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产物,它的全部内容都是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的根本点的;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是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2.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1)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群众路线是毛泽东创立的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3)群众路线是毛泽东倡导的党的根本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4)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总结的党领导人民群众的根本方法。

3.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阐述了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强调中国的事情由中国人民来处理,确立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及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另起炉灶的含义是不受历史上任何屈辱外交的束缚,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及在华外交机关和人员的合法地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基本含义是,在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及其影响以后,再让这些国家的客人进来。一边倒是从当时全球格局出发的一种战略思考,宣布新中国站在苏联一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于1954年在与印度政府共同签署的外交文件中,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长期方针,推广到所有国家关系中去。

(三)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思想政治基础。

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④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它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五、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实践领域,它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比较全面的整体性的认识。

(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长达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二)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把过去那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方针政策,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原则的教条式的理解和认识,坚决纠正过来,并从这些不正确的政策和思想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使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三个有利于标准与四项基本原则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五)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人民民主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相结合。历史经验证明,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就无法得到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权利。

(六)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这一构想包括一个前提、五个基本点:一个前提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不允许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五个基本点:一是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台湾、香港和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继续实行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三是特别行政区的地方政府享有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保留自己的军队;四是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不向特别行政区派管理人员,特别行政区的领导人和各界代表人士可以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五是外交权属于中央政府,特别行政区可以以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的名义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党的状况如何、党能否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实行正确领导,对于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决定的意义。

(1)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思想建设是党的全部建设的基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2)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建设党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和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

(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作风建设,历来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坚持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从严治党,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三讲教育,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坚决惩治党内腐败。

(4)重视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制定相应的制度、法律、党纪,使各级基层组织、个人按章办事,依法办事;还要完善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等体制,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监督体系。

(八)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建设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1)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改革和建设最基本的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力量。

(2)必须切切实实地依靠广大农民。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3)必须认真充分地依靠广大知识分子。我国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

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十六大报告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根本要求,这就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三句话,以简练的语言,科学概括了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为我们正确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七、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项要求、九大目标和任务

1.六项要求: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九大目标和任务: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八、党的建设

(一)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1)党的领导从本质上说,就是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起引导、指导、向导作用。这种领导作用是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体现的。

①政治领导,就是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方向的领导。实现党的政治领导,最根本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并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果党不能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有可能误入歧途而归于失败。

②思想领导,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进行思想宣传,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③组织领导,就是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影响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其中首要的是,必须有坚强的政治领导,即要求各级党委从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全局和战略上考虑问题,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上,集中精力解决好带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

(2)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又是统一的,不可分的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重要保证。要善于把三者很好地统一起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充分发挥党对各项改革和建设的领导作用。

(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党章和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2)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4)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5)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6)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

(三)党的建设

1.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十六大所强调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主要是五个方面的能力:

(1)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2)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

(4)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5)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

(九)公文签发

签发标志着文稿的被认定。

根据签发人的身份、地位以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可以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签等。

方法要求:

(1)签发人在签发之前必须再一次对文稿作全面的审核,及时纠正或弥补文稿中存在的错漏,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签发。

(2)各级领导签发公文要遵循各自的职权范围,不得越权签发。

(3)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必须由各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共同会签,否则,公文不能真正生效。

(4)批注和发出意见要填写在发文稿纸相应的栏目内,另外还要签注姓名和日期,如果是代签必须有标注,比如加代或代签的字样。

其他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上一篇: 2010年公选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应对策略

下一篇: 2010年公选考试社会现象时政热点专题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