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 公选遴选 > 考试题库 >

2020河南公选遴选考试-格正教育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经济管理类

来源:0作者:"" 发布时间:2010-06-03

经济管理类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社会中的收费分类很多,()大体上是为提高公众素质和社会科技水平的收费,多为精神文化生活费用。

A.事业性收费B.经营性收费

C.行政性收费D.公益性收费

2.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派学者认为总需求增长过快,从而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

A.成本推动B.需求拉动

C.结构型膨胀D.工资推动

3.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殊之处在于()。

A.社会总需求的持续膨胀B.体制性因素

C.价格体系的调整D.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

4.所谓(),就是根据政府的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政策。

A.收入政策B.增加有效供给政策

C.财政政策D.货币政策

5.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6,属()。

A.单元弹性B.富有弹性

C.完全富有弹性D.缺乏弹性

6.()差价反映了商业部门与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

A.季节B.批零C.地区D.购销

7.农产品生产成本是指()。

A.生产单位农产品所耗费的劳动

B.生产单位农产品所耗费的物质资料

C.生产单位农产品所耗费的物资资料和人工报酬的货币表现

D.农产品生产价格

8.价格宏观管理的主要目标是()。

A.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B.保持价格总水平稳步上涨

C.保持价格总水平稳步下跌D.保持价格基本稳定

9.所谓进口商品的(),是以海关审查确定的在采购地的正常批发价格,加上运抵我国输入地点起卸前的包装费、运费、保险费、手续费等一切费用构成的。

A.外汇价格B.关税价格C.到岸价格D.离岸价格

10.外贸企业一般采用()来估算出口商品收购价格。

A.平均法B.加权平均法C.回归法D.逆算法

11.()就是围绕利润确定的定价目标,或是以利润为中心的定价目标。

A.销售导向目标B.竞争导向目标

C.利润导向目标D.垄断导向目标

12.()是指以企业商品销售为定价导向的目标选择。

A.销售导向目标B.产品导向目标

C.竞争导向目标D.垄断导向目标

13.()是指根据贸易对象的不同而给予有所差别的价格优惠。

A.贸易对象差别价格B.交易数量差别价格

C.付款时间差别价格D.结算币种差别价格

14.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引起的通货膨胀。

A.总供给过度增长B.总需求过度增长

C.总供给大幅度减少D.总需求大幅度减少

15.一般认为,()是货币政策中最强烈的手段,不宜轻易使用。

A.公开市场业务B.改变贴现率

C.改变银行准备金D.改变税率

16.()是商品在流通领域的最后一个环节的差价。

A.批零差价B.质量差价

C.购销差价D.地区差价

17.因所运货物不同、运输距离不同而按一定比例规定的差别运价,叫()。

A.比价关系B.差价关系

C.运价率D.差别运价率

18.()是运输价值的主体部分的货币体现,是运输价格的最低界限。

A.运输利润B.运输成本

C.运价率D.平均成本

19.对于正常的长期均衡,在这个时期内()。

A.供给对市场价格形成起主导作用B.需求对市场价格形成起主导作用

C.需求和供给对市场的作用相等D.价格取决于市场现有商品的边际效应

20.马歇尔认为,需求价格是由()决定的。

A.边际成本B.边际生产力

C.边际效应D.边际生产率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

1.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一般因素有()。

A.货币流通量B.商品价值

C.货币流通速度D.货币价值

E.社会总产品

2.运输成本、费用的构成项目为()。

A.货物保险费B.营运成本

C.组织营运生产活动的经费支出D.营运筹资中的金融机构手续费

E.营运筹资中的汇兑净损失

3.国际市场价格构成与国内价格构成相比的特点有()。

A.国际市场价格构成与国内价格构成完全不一致

B.国际价格构成中商品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保险等费用所占比重大

C.国际价格中商业费用和利润所占比重大

D.国际市场价格构成较国内价格简单

E.国际市场价格构成与国内价格构成完全一致

4.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现代西方经济学揭示的蛛网定理有三种情况,分别是()。

A.稳定的蛛网B.均衡的蛛网

C.不稳定的蛛网D.不均衡的蛛网

E.循环往复的蛛网

5.运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运价形成的基本特点有()。

A.运价具有按距离差别而异,并呈递远递减的趋势

B.运价只有销售价格一种形式

C.运价具有较强的垄断性

D.运价中材料费用占的比重很大

E.运价由运输企业自发形成

6.在国际市场价格种类中,参考价格的特点是()。

A.它是一种买方价格B.它不是实际成交价格

C.它在一般情况下都高于实际成交价格D.在它的基础上一般要加一定的价格折扣

E.它有唯一的媒体

7.只有落实企业的定价权,并使其价格决策(),才能选择最优的价格行为促使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完成市场调节在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

A.科学化B.合理化C.法制化D.策略化E.程序化

8.国家管理价格的制度主要有()。

A.价格总水平目标责任制度B.价格监审制度

C.价格管理条例D.价格专项调节基金制度

E.明码标价制度

9.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政府在对公共品制定价格进行管理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效益更大化原则B.利润最优原则

C.正常利润原则D.使产量保持在高效率水平上

E.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

10.所谓互补品,就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相互补偿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下列各组商品中,属于互为互补品的是()。

A.汽车和汽车零件B.家用电器和电

C.石油和煤炭D.羽毛球和羽毛球拍

E.植物油和动物油

11.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流通中货币需要量是由()等客观因素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A.货币价值B.单位商品价值

C.社会商品价值总额D.货币流通速度

E.货币价格

12.中央与地方政府价格管理权限调整的内容包括()。

A.中央与地方管理职能完全脱离B.突出价格管理机构的宏观调控和价格执法权

C.改进机构设置D.缩小各级政府直接调控价格的权利

E.分权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各级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为标准

13.价格形成从其内在因素看,是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A.市场供求B.币值

C.国家政策D.价值

E.国际市场价格

14.()等原因,使供求与价格变动的信息不能迅速有效地传递给交易双方,企业总是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运行。

A.现代市场规模的扩大B.交易序列的复杂化

C.市场分布的不均匀D.政府的行政命令

E.垄断的存在

15.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有()。

A.制成品B.零配件

C.土地D.建筑物

E.老式商品

16.按时间的长短划分,均衡价格有三种状态,即()。

A.正常的市场均衡B.暂时的市场均衡

C.正常的短期均衡D.正常的长期均衡

E.暂时的长期均衡

17.在()的情况下,供给曲线向右移。

A.供给量减少B.供给量增多

C.其他条件不变,生产成本增加D.其他条件不变,生产成本减少

E.其他条件不变,价格预期降低

18.期间费用包括()。

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D.销售费用

19.均衡价格理论的可借鉴之处是()。

A.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市场价格形成的实际情况

B.用市场价格代替市场价值,在理论上是一大创新

C.比较科学地揭示了供求和价格相互作用的规律,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实际经济生活

D.它的一些具体分析方法具有借鉴价值

20.以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把通货膨胀划分为()。

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供给拉动的通货膨胀

C.成本拉动的通货膨胀D.结构性的通货膨胀

E.隐蔽性的通货膨胀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题2分,共20分)

1.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逐步减少。()

2.长期的供求关系直接影响价值形成的条件,进而影响市场价格。()

3.合同价格的价格资料通常对竞争者保密,收集起来非常困难。()

4.行政性收费由国家物价局立项,核定标准并进行管理。()

5.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个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结构。()

6.所谓货币政策,就是为了影响价格水平,政府所采取的限制工资增长和价格上升的政策。()

7.成本+利润是制定价格的最低界限。()

8.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价格体系形成的特点有决定作用。()

9.《价格管理条例》是我国价格管理的第一部正式基本法规。()

10.市场调节价格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消费者利益。()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2.引起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途径是什么?

五、论述题(15分)

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管理体制。

六、案例分析(共30分。每大题由5个选择题组成,共10题,每小题3分。)

(一)

某工厂生产羊毛衫,每件价格为130元,销售量为10000件。该厂生产尚有潜力,可增产6000件。市场上羊毛衫竞争激烈,厂方拟按需求弹性法来调整羊毛衫价格,以扩大销售。

1.物价人员通过测算,羊毛衫需求弹性系数为2.6,属()。

A.单元弹性B.富有弹性

C.完全富有弹性D.缺乏弹性

2.根据上述需求弹性系数,为将增产的6000件羊毛衫都销出去,价格应调整为()。

A.120元B.110元C.100元D.90元

3.按调整的新价计算,销售总额为()。

A.120万元B.140万元C.160万元D.180万元

4.采用新价的销售总额比采用原价的销售总额()。

A.减少10万元B.增加10万元

C.增加30万元D.增加50万元

5.厂方决定采用新价,是因为()。

A.尽管销售总额有所减少,但生产上去了

B.销售额增长率大于产量的增长率

C.尽管销售额增长率小于产量增长率,但生产上去了

D.薄利多销

(二)

北京市果品公司既担负着市场批发业务,又有直属门店对居民销售,还有大型冷库储存保管。品种繁多的果品具有季节性生产的特点,为保证均衡上市,常年供应市场,就必须在果品生产的旺季从外地购进,冷藏储存保管。公司从社会需求和企业经济效益考虑,对果品实行不同的价格策略。

1.公司在苹果上市的旺季,从郊县购进苹果一批,县城收购价格每50公斤为120元,运至公司仓库的运杂费为12元,包装折旧费5元,在旺季经营批发价格中应计利息率6‰。损耗率为5%,经营费率为3%,利润率2%。核定苹果的批发价格应当为每50公斤为()。

A.152.71元B.149.56元

C.148.04元D.151.80元

2.公司所经销的这批苹果,除在旺季供应市场外,还需将储存的部分在淡季批发供应市场。全年一般从元旦起调整淡旺季价格,假定元旦前旺季的苹果批发价格每50公斤为150元,季节差率拟定为8.6%,元旦后淡季批发价格应为每50公斤为()。

A.165元B.158.25元

C.162.90元D.159.75元

3.公司经销的上述苹果,在淡旺季不同季节批发销售,由此形成的差价,其构成的内容是()。

A.生产和运输的物质耗费B.储存期间劳动力耗费

C.储存期间物质耗费D.商品损耗

4.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在柑橘生产旺季,从福建购进柑橘一批,由其所属的门店直接供应市民。这批柑橘的批发价格为145元/50公斤,批零差率拟安排20%,其各门店销售给市民的价格每公斤应为()。

A.4.18元B.4.07元C.4.28元D.3.84元

5.公司经销柑桔的批发价格与所属各门店销售给市民的零售价格之间形成的差价,其构成内容为()。

A.批发企业利润B.流通费用

C.零售企业利润D.消费税金

经济管理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A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为社会或个人提供特定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有强制性、垄断性,其收费标准按提供服务的合理费用或收益制定。事业性收费应坚持先服务后收费的原则。事业性收费的基本类型为:服务补偿费和社会费、检测费。故选A。

2.【答案及解析】B需求拉动派学者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由于总需求增长过快,从而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成本推动派学者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指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包括工资、租金、利润以及利息)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工资推动属于成本推动。结构型派学者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故选B。

3.【答案及解析】B导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总需求的持续膨胀。(2)微观经济运行机制的不规范和宏观调控系统的不完备。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有体制性原因。(3)价格体系的改革与调整。故选B。

4.【答案及解析】D所谓货币政策,就是根据政府的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政策。故选D。

5.【答案及解析】B需求价格弹性(E)大于1时,说明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大,如果价格需求有比较小的变化,其需求数量就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一般把这种情况下的产品称为富有弹性产品。故选B。

6.【答案及解析】D购销差价是商业部门为了补偿商品收购、销售、调拨、储存活动所支出的流通费用和取得一定的商业利润而形成的(缴纳零售税的还包括税金)。购销差价反映了商业部门与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故选D。

7.【答案及解析】C农产品生产成本是指生产单位农产品所耗费的物质资料和人工报酬的货币表现。故选C。

8.【答案及解析】A价格宏观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故选A。

9.【答案及解析】C所谓进口商品的到岸价格是指以海关审查确定的在采购地的正常批发价格,加上运抵我国输入地点起卸前的包装费、运费、保险费、手续费等一切费用构成的价格。故选C。

10.【答案及解析】D外贸企业一般采用逆算法来估算出口商品收购价格。故选D。

11.【答案及解析】C利润导向目标就是围绕利润确定的定价目标,或是以利润为中心的定价目标。故选C。

12.【答案及解析】A销售导向目标是指以企业商品销售为定价导向的目标选择。故选A。

13.【答案及解析】A贸易对象差别价格是指根据贸易对象的不同而给予有所差别的价格优惠。故选A。

14.【答案及解析】B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通货膨胀,即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故选B。

15.【答案及解析】C一般认为,改变银行准备金是货币政策中最强烈的手段,容易引起经济大起大落。如果不是为了替代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或者票据到期的巨大压力,准备金率手段不宜轻易使用。故选C。

16.【答案及解析】A批零差价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商品的零售价格高于其批发价格之差额。批零差价是商品在流通领域的最后一个环节的差价。质量差价是同种商品因质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地区差价是同种商品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同一价格形态之间的差额。故选A。

17.【答案及解析】C运价率是因所运货物不同、运输距离不同而按一定比例规定的差别运价。

18.【答案及解析】B运输成本是运输价值的主体部分的货币体现,是运输价格的最低界限。

19.【答案及解析】A对于正常的长期均衡,在这个时期内供给对市场价格形成起主导作用。需求和供给对市场的作用不相等。价格取决于市场总商品的边际效应。故选A。

20.【答案及解析】C马歇尔认为,需求价格是由边际效应决定的。边际效应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BD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一般因素有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故选BD。

2.【答案及解析】BCDE运输成本、费用的构成项目为营运成本、组织营运生产活动的经费支出,营运筹资中的金融机构手续费和营运筹资中的汇兑净损失。货物保险费不属于运输成本、费用的构成项目。故选BCDE。

3.【答案及解析】BC国际市场价格构成与国内价格构成相比的特点有:(1)国际价格构成中商品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保险等费用所占比重大;(2)国际价格中商业费用和利润占有比重大;(3)际市场价格构成与国内价格构成不完全一致;(4)国际市场价格构成较国内价格复杂。故选BC。

4.【答案及解析】ACE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现代西方经济学揭示的蛛网定理有三种情况,分别是:①稳定的蛛网。当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即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小于对需求量的影响)时,价格和产量的波动将逐渐减弱,经济状态趋于均衡。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为蛛网稳定条件,蛛网向内收缩,称收敛型蛛网。②不稳定的蛛网。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即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大于对需求量的影响)时,波动逐步加剧,越来越远离均衡点,无法恢复均衡。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为蛛网不稳定条件,蛛网为发散型蛛网。③循环往复的蛛网。当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时,波动将一直循环下去,即不会远离均衡点,也不会恢复均衡。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相等为蛛网中立条件,蛛网为封闭型蛛网。故选ACE。

5.【答案及解析】ABC运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运价形成的基本特点:(1)运价具有因距离差别而异,并呈递远递减的趋势;(2)运价只有销售价格一种形式;(3)运价具有较强的垄断性。故选ABC。

6.【答案及解析】BCD在国际市场价格种类中,参考价格的特点有:(1)它是卖方价格;(2)它不是实际成交价格;(3)它在一般情况下都高于实际成交价格;(4)在它的基础上一般要加一定的价格折扣。故选BCD。

7.【答案及解析】ABD只有落实企业的定价权,并使其价格决策为科学化、合理化和策略化,才能选择最优的价格行为促使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完成市场调节在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故选ABD。

8.【答案及解析】ABDE国家管理价格的制度主要有:(1)价格总水平目标责任制度;(2)价格监审制度;(3)价格专项调节基金制度;(4)明码标价制度。故选ABDE。

9.【答案及解析】CD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政府在对公共品制定价格进行管理时,应遵循的原则有:正常利润原则和使产量保持在高效率水平上的原则。故选CD。

10.【答案及解析】ABD属于互为互补品的是汽车和汽车零件,家用电器和电,羽毛球和羽毛拍。而石油和煤炭,植物油和动物油则属于替代品。故选ABD。

11.【答案及解析】ACD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流通中货币需要量是由货币价值、社会商品价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等客观因素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故选ABCDE。

12.【答案及解析】BCDE中央与地方政府价格管理权限调整的内容包括:(1)突出价格管理机构的宏观调控和价格执法权;(2)改进机构设置;(3)缩小各级政府直接调控价格的权利;(4)分权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各级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为标准。故选BCDE。

13.【答案及解析】BC价格形成从其内在因素看,是受币值和国家政策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市场供求因素、价值因素和国际市场价格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外在因素。故选BC。

14.【答案及解析】ABCE现代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序列的复杂化,市场分布的不均匀,政府的行政命令和垄断的存在等原因,使供求与价格变动的信息不能迅速有效地传递给交易双方,企业总是在信不完全条件下运行。故选ABCE。

15.【答案及解析】BCDE需求价格弹性(E)小于1时,说明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小。需求格弹性小的商品有零配件,土地,建筑物和老式商品。故选BCDE。

16.【答案及解析】BCE按时间的长短划分,均衡价格有三种状态,即暂时的市场均衡,正常的短均衡和暂时的长期均衡。故选BCE。

17.【答案及解析】BCE在供给量增多,其他条件不变,生产成本增加和其他条件不变、价格预期低的情况下,供给曲线向右移。故选BCE。

18.【答案及解析】BCD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故选BCD。

19.【答案及解析】CD均衡价格理论的可借鉴之处是:(1)比较科学地揭示了供求和价格相互作的规律,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实际经济生活;(2)它的一些具体分析方法具有借鉴价值。故选CD。

20.【答案及解析】ACD以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把通货膨胀划分为:(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即由于总需求增长过快,从而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2)成本拉动的通货膨胀,即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包括工资、租金、利润以及利息)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3)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即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物价持续上涨。故选ACD。

三、判断题

1.【答案及解析】在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逐步减少。

2.【答案及解析】略。

3.【答案及解析】略。

4.【答案及解析】行政性收费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家授权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实施社会、经济、技术和自然资源管理或监督,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收取的费用。

5.【答案及解析】略。

六、案例分析

(一)

1.【答案及解析】B需求价格弹性(E)大于1时,说明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大。

2.【答案及解析】C由公式E=(△Q/Q)/(△P/P),所以2.6=(6000/10000)/(△P/130),求出△P=30。所以价格为130-30=100。

3.【答案及解析】C采用新价的销售额(10000+6000)*100=160万元

4.【答案及解析】C原来销售额10000*130=130万元,采用新价的销售额160万元,所以增加了160-130=30万元。

5.【答案及解析】CD由需求弹性可知D项正确。销售额增长率30/100=30%产量增长率6000/100000=60%明显30%

(二)

1.【答案及解析】A略。

2.【答案及解析】C150*(1+8.6%)=162.9,故C正确。

3.【答案及解析】BCD略。

4.【答案及解析】B略。

5.【答案及解析】BC略。

gezheng_title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环境保护类

环境保护类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由()制订。

A.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B.省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

C.国家环保局D.省级人民政府

2.为了弥补国家或有关单位为保护、管理自然资源所支出的费用是()。

A.保护管理费B.惩罚性收费

C.补偿费D.开发使用费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

A.中国B.美国

C.日本D.瑞典

4.(),扩大了三同时的适用范围。

A.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C.1981年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

D.1984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为世界各国的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即()。

A.协调发展B.可持续发展

C.预防为主D.综合利用

6.狭义的环境与资源污染破坏,主要来自()。

A.污染防治B.污染控制

C.自然保护D.水土保持

7.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经历的第二个阶段,是()时期。

A.综合防治

B.早期限制

C.保护大自然,全面调整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D.治理

8.1974年5月,国务院建立了由20多个有关部、委组成的(),下设办公室。

A.环保局B.国家环保局

C.环境保护领导小组D.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9.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A.第一环境问题B.科学技术问题

C.环境与资源问题D.第二环境问题

10.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A.人类B.人类和其他生物

C.人类、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D.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

11.在各种环境破坏和污染中,故意的心理状态在()中较为常见。

A.自然资源的破坏B.环境污染行为

C.噪声污染行为D.水污染行为。

12.在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中,()判断行为者行为是否违法的界限,是承担行政责任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A.危害结果B.行为人的过错

C.行为的违法性D.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3.我国《草原法》、《渔业法》规定的诉讼时效为()。

A.10日B.15日

C.30日D.45日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污染防治专门法律的是()。

A.《水土保持法》B.《海洋环境保护法》

C.《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D.《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5.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大气污染防治作出了原则性规定的法律是()。

A.《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B.《环境保护法(试行)》

C.《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D.《关于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

16.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开始施行的日期是()。

A.1995年8月29日B.1987年9月5日

C.1991年5月24日D.1996年8月29日

17.在我国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监督与港口事务管理的机关是()。

A.军队环境保护部门B.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

c.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8.城市污水的更佳处理办法是()。

A.排放出城B.各排污单位建造处理设施

C.集中处理D.回灌地下水

19.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必须以()为基础。

A.区域环境功能B.环境基准

C.国家经济技术条件D.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20.自然资源所有权中,依法对自然资源进行处置,从而决定自然资源命运的权能是()。

A.占有权B.使用权

C.收益权D.处分权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三项建设做到三同步,是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其中有两个重要环节是()。

A.同步规划B.同步实施

C.同步建设D.同步发展

2.下列行政制裁中,()属于行政处罚。

A.记过B.警告

C.开除D.罚款

3.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的区别有()。

A.由行政机关实施B.实施处罚的机关

C.违法行为的性质D.处罚的对象

E.处罚的形式

4.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权能表现为下列哪几项()。

A.占有权B.使用权

C.收益权D.处分权

5.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的规定,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分为()等8种。

A.警告B.撤职

C.记过D.降职

6.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有()。

A.不可抗力B.因受害人自身引起的

C.侵害人的故意或者过失D.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

7.财产损失包括()两部分。

A.直接损失B.间接损失

C.有形资产损失D.无形财产损失

8.《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有()。

A.罚金B.责令赔偿损失

C.停产治理D.罚款

9.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除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外,还有()。

A.自然资源权属制度B.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C.自然资源调查和档案制度D.自然资源许可制度

E.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10.(),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A.污染者负担原则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奖励综合利用的原则D.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

11.在处理环境问题上,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因为()。

A.环境问题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消除和恢复

B.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后再治理,经济上最不合算

C.环境问题的发生具有缓发性和潜在性,后果一旦出现往往为时已晚,无法救治

D.保证协调发展原则的实现

12.在各种污染防治的单行法规如()中,都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规定。

A.《海洋环境保护法》B.《大气污染防治法》

C.《水污染防治法》D.《环境保护法(试行)》

13.按污染物的特性划分的污染类型包括以下的()。

A.大气污染B.放射污染

C.生物污染危害D.化学污染危害

14.关于防止地下水污染的规定,正确的说法有()。

A.人工回填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B.在开采多层地下水的时候,如果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大,应当混合开采

C.禁止企事业单位利用渗井排放含病原体的污水

D.兴建地下工程设施,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15.环境与资源管理遵循的特殊原则包括()。

A.综合性原则B.区域性原则

C.预测性工作的重要性原则D.防重于治

16.治理阶段虽然效果显著,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但也存在()问题。

A.控制污染效果不佳B.治理是被动的

C.缺乏综合防治D.单项治理要耗费巨额资金

17.构成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体系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下面的()。

A.《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B.《海洋环境保护法》

C.《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D.《森林法》

18.我国防治燃煤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包括()。

A.提高燃煤品质,减少燃煤污染

B.加强对城市燃煤污染的防治

C.对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实行严格的区域性污染防治措施

D.城市居民禁止直接燃用原煤

19.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下面的()。

A.稀有组分B.恒定组分

C.可变组分D.不定组分

20.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无生命物质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1.森林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林地面积、树种及木材蓄积量等的总称。()

2.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3.从预防的角度看,环境保护行政是国家实施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治以及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4.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5.标准化法律体系由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构成。()

6.国际上针对污染者的责任问题,曾提出污染者负担原则,被许多国家确定为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原则。()

7.从60年代到7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除了加强环境立法和建立环境与资源管理机构外,主要对策是投入一切可能的技术和财力进行污染治理。()

8.对已经产生、可能产生酸雨的地区和其他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地区,经省级地方政府批准后,可以划定为酸雨控制区或者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9.只要环境内存在有害物质,即使这些物质的数量、浓度、种类等均未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且没有给人身或财产造成实际损害,也应算作环境污染。()

10.环境质量标准反映了人群、动植物和生态系统对环境质量的综合要求,也标志着在一定时期国家为控制污染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能达到的水平。()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

2.关于危险废物的处置规定是怎样的?

3.土地荒漠化的含义是什么?

五、论述题(15分)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论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地方环境标准由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组织草拟,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制定、发布,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故选D。

2.【答案】A。解析:保护管理费就是为了弥补国家或有关单位为保护、管理自然资源所支出的费用。故选A。

3.【答案】B。解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在进行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和开发活动时,对该活动可能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制定防止或减少环境损害的措施,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后再进行设计和建设的各项规定的总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防止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措施,最早由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提出推行。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正式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故选B。

4.【答案】D。解析:198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把三同时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一切工程建设项目和自然开发项目。故选D。

5.【答案】B。解析: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故选B。

6.【答案】B。解析:狭义的环境与资源污染破坏,主要来自污染控制。故选B。

7.【答案】D。解析: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经历的第二个阶段,是治理时期。故选D。

8.【答案】C。解析: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专设的环境保护领导机构,负责统一管理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1974年5月成立。1982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撤销,其办公室并入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2年5月4日,由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国家建筑工程总局、国家测绘总局和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的部分机构,与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合并,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8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撤销,改为建设部。环境保护部门分出成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直属国务院。目前,国家环保总局已经改制为国家环境保护部。故选C。

9.【答案】D。解析: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其中第二环境问题是主要研究对象,故选D。

10.【答案】A。解析:人类环境这个概念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人类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故选A。

11.【答案】A。解析:在各种环境破坏和污染中,故意的心理状态在自然资源的破坏中较为常见。故选A。

12.【答案】C。解析:在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中,行为的违法性判断行为者行为是否违法的界限,是承担行政责任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故选C。

13.【答案】C。解析:环境行政诉讼的范围可归纳为三类:司法审查之诉、请求履行职责之诉、请求行政侵权赔偿之诉。《行政诉讼法》和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对环境行政诉讼的时效,做了各种不同的规定。《行政诉讼法》规定了两种时效:一是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诉讼时效为15天;二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为3个月。环境保护法则规定,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诉讼时效为15天,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等则规定了30天的诉讼时效。故选C。

14.【答案】A。解析:中国现行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有六部,即《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不属于环境污染防治专门法律。故选A。

15.【答案】B。解析:早在1953年,原劳动部制定了《工厂安全卫生暂行条例》,其中对防治空气污染作了规定。1956年,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和《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还制定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979年,在我国制定的首部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法(试行)》中,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大气污染防治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1987年9月5日,我国制定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1991年5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公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自1991年7月1日起施行。故选B。

16.【答案】A。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1995年8月29日通过,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故选A。

17.【答案】C。解析:港务监督是国家设在港口行使航务行政管理权的机关。主要任务是管理引航、信号、安全秩序、处理海事、防止不域污染,以及监督沿海航行进出港口和港内航行或停泊的本国和外国船舶有无违反国家法令政策、规章制度等工作,以维护国家主权,保障港内安全航行和航道畅通。故选C。

18.【答案】C。解析:城市污水的更佳处理办法是集中处理。故选C。

19.【答案】B。解析:环境质量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等)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更大剂量(无作用剂量)或浓度。其分类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质量基准、水质量基准和土壤质量基准等;按保护对象可分为环境卫生基准、水生生物基准、植物基准等。同一污染物在不同的环境要素中或对不同的保护对象有不同的基准值。环境质量基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由污染物同特定对象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后者是以前者为依据,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经过综合分析制定的,由国家管理机关颁布,一般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但二者又有密切的关系,前者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污染物容许剂量或浓度原则上应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基准值。故选B。

20.【答案】D。解析:自然资源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独占自然资源,并表现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四种权能。占有权是对自然资源实际掌握和控制的权能。使用权是按照自然资源的性能和用途对其加以利用,以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权能。收益权是收取由自然资源产生的新增经济价值的权能;处分权是依法对自然资源进行处置,从而决定自然资源命运的权能。自然资源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四种权能,既可以与所有权同属一人,也可以与所有权相分离。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C。解析:三项建设指的是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三同步指的是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三统一指的是社会效益的统一,经济效益的统一,环境效益的统一。其中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同步规划,一是同步建设。同步规划主要是解决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解决合理布局的问题。同步建设主要是在城市建设、工业建设、农业建设、交通建设中同时解决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故选AC。

2.【答案】BD。解析:行政制裁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所实施的法律制裁。即根据法律或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对犯有轻微违法失职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分,或违反内部纪律的人员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和劳动教养三种,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违反行政法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实施的行政制度,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六种形式;行政处罚是指由特定的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实施的行政制裁。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七种形式。故选BD。

3.【答案】BCDE。解析: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针对的违法行为不同。行政处罚是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所采取的;行政处分是针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所采取的。第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不同。行政处罚的决定者和实施者是具有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特定的行政机关,它与受处罚人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而只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普通行政关系;行政处分的决定者和实施者并不一定是特定的行政机关,它与被处分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基于行政组织关系所产生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第三,适用的法律依据不同。行政处罚依据国家有关行政管理的普通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行政行为法和行政程序法;行政处分则依据行政组织法。第四,形式不同。行政处罚的形式主要有警告、罚款、拘留、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劳动教养等,始终与被处罚人的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等基本权利相关;行政处分的形式主要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大多与被处分人职务上的权利有关。第五,两者所产生的法律效果不同,由此产生争议后的救济手段也不一致。对行政处罚不服,相对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对行政处分不服,相对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故选BCDE。

4.【答案】ABCD。解析:自然资源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独占自然资源,并表现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四种权能。故选ABCD。

5.【答案】ABCD。解析: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的规定,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和开除这8种形式。故选ABCD。

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发布日期:2005年4月27日实施日期:2006年1月1日)废止。

6.【答案】ABD。解析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有:不可抗力;因受害人自身引起的;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故选ABD。

7.【答案】AB。解析:财产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部分。直接损失是指不法行为所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间接损失是指财产损失虽然与不法行为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故选AB。

8.【答案】BCD。解析:《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有责令赔偿损失,停产治理和罚款等。故选BCD。

9.【答案】ABCDE。解析: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除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外,还有自然资源权属制度、自然资源规划制度、自然资源调查和档案制度、自然资源许可制度、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故选ABCDE。

10.【答案】BCD。解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之中,所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都必须遵循和贯彻的,调整并决定一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主体所有行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①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③奖励综合利用的原则;④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⑤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故选BCD。

11.【答案】ABC。解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指将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事前防止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之上,同时也要积极治理和恢复现有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及其财产安全。预防的一般意义是指在国家的环境管理中,通过计划、规划及各种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防止发生或可能发生人为活动对环境的损害。预防的含义还在于基于现实的科学知识去评价风险,以避免行为对环境的损害。其确立的依据有:(1)环境问题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消除和恢复,甚至具有不可逆转性;(2)事后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费用巨大,在经济上不合算;(3)对环境损害的事后救济得不偿失;(4)环境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变性很大,对它的认识也具有科学的不确定性。故选ABC。

12.【答案】ABC。解析:在各种污染防治的单行法规如《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中,都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规定。故选ABC。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已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发布日期:1989年12月26日实施日期:1989年12月26日)废止。

13.【答案】BCD。解析: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故选BCD。

14.【答案】ACD。解析:地下水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防止地下水污染的一般规定有: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在无良好隔渗地层,禁止企业事业单位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在开采多层地下水的时候,如果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故选ACD。

15.【答案】ABC。解析:环境与资源管理遵循的特殊原则包括综合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和预测性工作的重要性原则。故选ABC。

16.【答案】BCD。解析:治理阶段虽然效果显著,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但也存在:治理是被动的,缺乏综合防治,单项治理要耗费巨额资金等问题。故选BCD。

17.【答案】AB。解析:中国现行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有六部,即《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故选AB。

18.【答案】ABC。解析:我国防治燃煤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包括:(1)提高燃煤品质,减少燃煤污染;(2)加强对城市燃煤污染的防治;(3)对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实行严格的区域性污染防治措施。故选ABC。

19.【答案】BCD。解析: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恒定的、可变的和不定的三部分。大气的恒定组分是指氮、氧、氩以及微量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它们的含量在近地层空气中的各处都是恒定不变的。可变组成指恒定组分以外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它们的含量因地域、季节、气象条件的不同以及受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而会发生变化。大气的不定组分主要是指因正常的自然变化而引发的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大火以及地震等)或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质等原因在大气中形成的尘埃、硫及其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盐类以及恶臭气体等。故选BCD。

20.【答案】ABCD。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为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两部分,其中,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包含阳光以及其它所有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物质。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故选ABCD。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

2.【答案】。解析: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3.【答案】。

4.【答案】。解析:我国《水土保持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故本题说法正确。

5.【答案】。解析:标准化法规体系就是国家在标准化方面的法律、法规、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标准化规章制度以及纳入国家法律、法规要强制执行的各类标准之总和。它们具有法的所有属性,并且是标准化管理的根本依据。我国的标准化法律体系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构成。

6.【答案】。解析:污染者负担原则是环境管理原则之一。污染环境而造成的损失应由污染者承担。多数国家确认污染者仅支付消除污染费及损害赔偿费。但也有人主张污染者应支付污染活动造成的全部环境费用。中国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7.【答案】。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为治理环境污染,除了加强环境立法和建立环境与资源管理机构外,主要对策是投入一切可能的技术和财力进行污染治理。

8.【答案】。解析: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气象、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可以对已经产生、可能产生酸雨的地区或者其他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地区,经国务院批准后,划定为酸雨控制区或者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9.【答案】。解析:即使环境内存在有害物质,只要这些物质的数量、浓度、种类等均未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且没有给人身或财产造成实际损害,就不算环境污染。

10.【答案】。解析:环境质量标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的,是国家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生存环境,对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容许含量(或要求)所作的规定。环境质量标准体现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是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和制订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

四、简答题

【参考答案】

1.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有: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它可以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

(3)从法理上说,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里的运用。

2.处置危险废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进行。对于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的,还应当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对于不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为处置,这也被称为行政代处置。有关的处置费用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予以承担。

3.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旱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这主要表现为土地植被遭到破坏后,在干旱和多风条件下出现风沙活动,使土地逐渐失去生物生长能力。

五、论述题

【参考答案】

(1)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解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其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类的,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第二,要实现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同时应当为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限制某些行为,不至于因为当代人类的发展而危害满足后代人类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

第三,应当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可持续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人类发展的基础环境、资源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维持和建立在利用效率更大化和废弃(污染)物质最小化的条件之上。并且,人类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改善,必须控制在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

(2)社会要进步,人类要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保护,只有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兼顾后代人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大程度的实现人类财富的丰富。环境是人类赖于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良性循环的环境,人类无从发展。

其他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上一篇: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劳动人事类

下一篇: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宏观经济类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