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 公选遴选 > 考试题库 >

2020河南公选遴选考试-格正教育

公共基础知识——科学技术与社会

来源:0作者:"" 发布时间:2010-07-28

1.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科学与技术相互联系。总的来看,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离不开技术,科学研究要依靠技术手段,应用性科学研究是为技术发展服务的;技术也离不开科学,技术设备、技术手段需要依据科学原理。科学和技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第一,科学与技术二者的目的和任务不同。第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过程和劳动特点不同。第三,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和成果形式不同。

2.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1)社会生产对科技发展的决定作用。

(2)社会制度对科技发展的巨大反作用。

(3)现代化社会生产仍然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社会主义制度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和科技发展对生产发展的反作用会越来越强。

(4)为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对科技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必须进行科技体制改革。

3.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1)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2)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巩固和发展进步的社会政治制度。

(3)以科学技术武装人能提高劳动者和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4)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推动教育的发展。

(5)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推动现代国防的发展。

4.知识经济的标志和特征

(1)资源利用智力化。

(2)资产投入无形化。

(3)知识利用产业化。

(4)高科技产业支柱化。

(5)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6)世界经济全球化。

(7)企业发展虚拟化。

(8)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化。

5.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战略与方针

(1)基本战略:

①增强全民族科学意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动员和吸引大部分科技力量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

②注重技术创新,努力吸收和尽快应用世界先进的适用技术、加速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技术改造;

③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以促进产业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为主要目标,同时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持续稳定地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储备,形成创新力量。(2)方针:

①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②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③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④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6.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1)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2)以市场为导向,重塑科技创新与应用的主体;

(3)以促进创新为核心,建立相应的机制;

(4)适时进行配套改革,为科技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7.我国知识产权的基本法律制度

(1)专利法。我国专利法自1985年4月1日施行。依法建立的专利制度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

(2)商标法。我国《商标法》自1985年3月施行。1993年2月22日进行了修正,扩大了商标的保护范围,除商品商标外,增加了服务商标注册和管理的规定;在形式审查中增加了补正程序,在实质审查中建立了审查意见书制度。

(3)著作权法。我国《著作权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2001年10月进行了修正。

(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2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5)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8.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

(1)知识产权制度构建了知识经济的法律环境;

(2)知识产权制度确立了知识经济的运行规则;

(3)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4)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

9.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筑

(1)创新是具有经济和社会目标导向的行为,创新的实质是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必须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2)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从中国自己的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既要有在世界最前沿领域开拓进取,也要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与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3)在中国,创新的核心是要从体制上、机制上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创新的关键是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实力。

(4)创新不仅表现为知识和技术的转移,而且表现在创新系统多元化的要素有效地使用与协同,构成知识与技术的创造、获取、转移和应用的网络。

10.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基本方略

第一,加强战略研究,明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目标和方向。

第二,把握工作突破口,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取得实效。

第三,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四,加强各方协同,形成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合力。

11.人才管理五要素

(1)人才获取:招聘和人才获取的过程,专门用于识别、吸引、评估和招聘合适的员工。

(2)人才开发:帮助公司管理每个员工的发展、继续教育、认证以及其他学习活动。

(3)人才评估:运用员工绩效管理,用于协调、监控、评估、授权以及提高员工绩效的持续性流程。

(4)人才激励:通过薪酬管理,将激励、奖励与员工绩效预期和企业目标相关联。

(5)人才规划:通过规划与分配人力资源,将具有工作激情、拥有合适技能与经验的员工安排到对应的职位,并为现在和将来识别与开发合适的候选人。

12.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1)职责明确。

(2)评价科学。

(3)开放有序。

(4)管理规范。

13.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1)地球生态安全的警钟越敲越响。

(2)现代战争和军事活动是造成大规模国际性环境危害的源头之一。

(3)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环境问题威胁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

(4)经济、环境和安全领域的相互依赖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主权的含义。

(5)对环境安全的威胁只能由共同的管理及多边的方式和机制来对付,而没有武力解决的办法。要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必须依靠环境外交,发展国际环境合作。

14.中国21世纪议程的内容

《中国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

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15.中国21世纪议程主要战略目标

《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4个主要战略目标:

(1)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

(2)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3)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

(4)逐步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及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格正教育

其他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上一篇: 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试题汇总汇含参考答案

下一篇: 公共基础知识——国际经济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