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 公选遴选 > 考试题库 >

2020河南公选遴选考试-格正教育

2010年公选考试申论热点范文30篇(一)

来源:0作者:"" 发布时间:2010-11-08

第五部分

公选热点范文30篇

1.建设世界城市

【背景链接】

2010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度提起世界城市这一概念,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的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世界城市行动计划将在北京十二五规划中分解落实。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一年。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北京,正站在新的起点上。

当前,首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面对我国国情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新变化,面对首都在国家工作大局中应承担的重要任务,面对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水平服务,进一步提高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使首都的发展建设与国家和人民的要求相适应。

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目前公认的世界城市有纽约、巴黎、伦敦、东京。其具体特征表现为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发布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五个方面,并具备以下六个支撑条件:一是一定的经济规模,二是经济高度服务化、聚集世界高端企业总部,三是区域经济合作紧密,四是国际交通便利,五是科技教育发达,六是生活居住条件优越。

【标准表述】

所谓世界城市,即在全球尺度上体现国际地位、经济地位、金融地位、贸易地位、文化地位的区域综合系统。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既要吸取传统元素的共性,更要有东方神韵的灵魂。北京在构建世界城市的总体框架下,将成为全球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公平模式,以崭新的世界城市内涵展现在全球文明进程之中。

从世界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离不开以国际金融业为主的高端产业体系的支持。金融机构的聚集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世界城市的重要特征。发达的国际金融业是世界城市获得世界经济领导地位的重要途径,国际金融对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最高层次。一方面,通过巨量的金融资本和资产运作,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发挥资本集聚和辐射功能,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从而控制和影响全球市场。从纽约、伦敦、东京这些世界城市来看,与其世界城市地位相适应,全球金融中心的形成、金融企业和机构的集中、金融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它们的重要特征。

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必须打造北京独特的文化软实力,包括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有深刻广泛的影响力,有独特的吸引力和强大的亲和力。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世界城市的文化必须具备两大性质的综合统一。一是世界性,主要体现为文化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其本身特有的人文内涵上,也就是城市的历史性和文化性。因此世界城市文化不能是内向、封闭、单一的,应该是外向、开放、多元的文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多元复合、兼容并包、交流发展是特征,而民族性、国家或城市特有的精神则是内涵。通过民族性与多元文化的交融,才能形成其核心价值,才能引领世界潮流。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首先应积极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北京作为文化古都,能有更多的作品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同时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也应该让世界各国的建筑、艺术、文化等精华能够在北京得到尽情展示。

要发挥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推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创造一个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城市环境,要以世界城市所具有的包容性来面对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第三方声音。因为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对于促进城市的发展和推动城市的全球影响力非常重要,同时也能推动世界城市的透明发展。建设世界城市,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非政府组织的资源,给予其更多的政策。同时培养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的多样发展。

在世界城市纽约,各种非政府组织包括美国的资源历史博物馆等,涉及文化、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他们都非常的活跃。而所有这些活跃的资源也积极推动了世界城市多元性的发展。因此北京应以世界城市所具有的包容性面对非政府组织,聆听非营利组织的第三方声音。因为这些组织可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客观的第三方态度,从而推动城市发展的透明度。

北京在世界城市建设中一是要建立更多的非政府、非盈利组织;二是要发挥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例如采取政企合作的方式;三是培养非政府组织的多样化发展。

构建京津冀城市群区域体系将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世界城市区域体系的强大支撑,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首都特征的世界城市区域体系新模式。世界城市建设有多种模式,有强化国际化因素和市场力量的自然发育模式,也有依托国家崛起因素和政府力量的规划推动模式。不管哪一种模式,世界城市的发展都不能靠单个城市,而是整个世界城市区域的繁荣。世界城市在本质上是一个城市区域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城市之间分工与协调紧密,其中又有一个中心城市的地位在这个区域中尤为突出并发挥龙头作用,这个中心城市就是世界城市。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城市需要构建世界城市区域体系。作为首都的北京,必须发挥首都的政治优势、经济优势、文化优势、科技优势,通过建设世界城市,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辐射能力强、开放程度高、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极点,围绕北京、天津两核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城市区域,建构一个密切互动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格局,并以此推动京津冀世界级都圈的加速崛起。京津冀一体化后,以天津为支撑,北京将具有国际航运中心和经济中心功能,从而满足建设世界城市的几乎所有条件。

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必须合理解决社会分化与生态环境恶化的两大挑战。和谐发展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价值导向,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高度统一的整体。纵观世界城市发展规律,世界城市建设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社会分化,二是生态环境恶化。世界城市作为一个强有力的集聚全球要素与能量的节点,它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加剧社会乃至政治危机的催化剂。世界城市中的巨量空间流动也给城市的环境与安全带来极大的压力,城市的可持续性受到很大制约。

建设世界城市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不能重走先分化后治理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和谐与发展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两大主题。应当妥善处理经济、环境、资源、人口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走低碳发展之路,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高度统一,推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融洽、联动、互利、共赢。世界城市发展的终极价值是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增加居民的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2.建设节水城市

【背景链接】

北京市长郭金龙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资源能源保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战略高度研究建设节水型城市。认真落实各项节水措施,开展阶梯式水价试点。建设新应急水源,加强水源地保护,启动潮白河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加快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建设,实施供水管网改造,确保城乡用水安全。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要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健全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完善农业用水价格政策。

2010年3月,由著名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近期发布的年度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中提出警告:以北京为例,希望大家正视严重缺水的城市里越来越火的奢侈性水消费的现象。

环境保护部公报编辑部主任胡勘平在《报告》里指出,北京市洗浴业近年来呈迅猛发展之势,水疗SPA、洗浴中心、温泉会所......数以千计的洗浴场所星罗棋布于各个区县,其中的旗舰企业的浴场规模动辄数万乃至十几万平方米。1989年底,全北京市营业的浴池只有39家。而据有关媒体披露的北京市公安局特种行业管理处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市至少有3000多家洗浴中心,且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另外,有的饭店宾馆兼营洗浴业务,所以工商局也无法提供明确数字。其实根据统计,在这个缺水问题严峻的城市,2009年北京居民年人均用水量是继续下降的。其中,农业用水总量明显减少,工业再生水使用量显著增加,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殊行业水资源节约效果还不够突出,特别是洗浴业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短板状况未得到根本改观。

最近,正在修订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面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相比2005年版本的节水办法,将首次明确居民用水将逐步实施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同时,居民家庭实际用水量低于用水定额的将给予奖励。

【标准表述】

北京成为缺水城市的原因:自然因素:北京属华北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全年降雨少,且降雨集中,除夏季外全年大部分季节均属旱季;人为因素:恶性膨胀的城市规模,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以及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机制被打破,自然来水日益减少,城市耗水量剧增,北京未来的发展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

北京建设节水城市的必要性:建设节水型城市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市提出了以循环水务的理念,建设民生水务、科技水务、生态水务。服务保障民生水务、科技水务、生态水务建设,确保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北京节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为保障连续干旱时期的城乡用水安全,北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水资源成本,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位下降,供水保障风险加大。按更新的建设计划,南水北调引江水进京将推迟,这使未来几年北京的水资源紧缺形势更加严峻。同时,由于北京人口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仍在刚性增长,北京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水资源对发展的约束依然是北京面临的最突出矛盾。

【参考例文】

建设节水型城市保障可持续发展

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以来,北京的节水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要求,积极应对连续干旱造成的水资源紧缺形势,坚持向观念要水、向科技要水、向机制要水,着力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不断完善适应北京市水资源特点的节水型社会体系建设,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了首都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节水型城市的核心是形成有利于节水的体制和机制。节水型城市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从水价调整到节水型产品认证到节水项目财政补贴,实现节水由传统的单一政府推动到依靠节水机制对涉水行为进行约束和激励,让节水者从制度中受益,让浪费者从制度中淘汰,从而使节水成为用水户的自觉、自发的长效行为,推动北京走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引导水资源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优化配置。另外还应该积极开展用水制度改革,建立与用水权指标控制相适应的水资源管理体系;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建设水资源配置和节水工程,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

建设节水型城市必须建立健全节水法规体系。北京市陆续制定发布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北京市自建设施供水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和《关于严格执行〈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加快淘汰非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通知》等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0余部,初步建立了节水法规体系。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滑雪场、高尔夫球场、高档洗浴、洗车等行业的节水管理规定,强化了特殊行业的用水管理。

科技创新促进普及节水器具是建设节水型城市的重要手段。北京市应依托首都科研优势,大力开发推广节水新技术、新产品,以节水技改示范工程建设,带动节水技术的全面升级。政府应该加大对节水产品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淘汰落后的、耗水量大的器具,积极推广普及节水型产品和器具。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提高城市科学用水水平。另外可以建立信息情报网络,及时收集国内外节水新产品、新技术的信息,积极做好引进和推广工作。

节水型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加强市民节水自律意识的培养。建设节水型城市是一项涉及各层面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宣传推动节水教育,提高广大市民的节水自律意识。通过设立节水教育基地、开展节水短信大赛、节水之星评比等多种宣传教育活动,使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中来,不但加深市民对缺水这一基本市情的认知和理解,更倡导一种文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建立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初步形成与节水型社会相符合的节水文化,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节水的良好氛围。

3.建设绿色北京

【参考例文】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北京

随着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资源需求持续大幅度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探索绿色北京发展之路成为关涉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发达地区已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对我市发展循环经济、走绿色可持续之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制定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和政策。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即政府要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当前,发达地区一些省市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纷纷加快编制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项目规划,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考虑到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区位、区域六大因素,以及不同情况下循环经济会有不尽相同的内容和重点,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势必要有自己不同的思路和侧重,如浙江等省市提出分两步走建立循环经济格局的总体设想,制订出符合不同时间段的指标体系,确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分期目标。

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近年来,发达地区一些省市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工业园区、行业领域和重点区域,通过推进清洁生产、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环境友好企业和环保模范城市等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最后,多方联动,促进北京走向绿色发展之路。一是政策引导,法规保障。虽然,我市先后制定了《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北京市企业产值综合能耗限额》、《北京市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等节能管理规定,但目前我市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因此,我市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方针和政策,尽快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条例、标准和政策,构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规政策体系,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为发展循环经济作贡献。二是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必须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要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加强宣传,公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关系到资源环境利益、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协调发展,涉及范围广,包括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长期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须通过扩大宣传,唤起全社会的重视,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中华民族有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应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这种传统美德,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体现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北京的实际行动中。

4.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参考例文】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夺取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

目前我国已明确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把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夺取未来产业发展的新优势。这是我国顺应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趋势,着眼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乃至科技革命,一些传统产业难以为继,一些新兴产业应运而生,特别是具有广泛影响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萌生和发展。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世界将希望寄托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去年9月,奥巴马政府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驱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方案,仅开发新能源美国计划10年投资1500亿美元,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2006年欧盟推出《创建创新型欧洲》报告,仅发展绿色经济就拟投资1050亿欧元。日本政府发布了《日本创新战略2025》报告和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纲要。全世界已加快了新科技革命到来的步伐!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为了夺取竞争新优势,我国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使我国的经济和产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更加认识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大规模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办法是:加快发展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新能源产业,它将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方向的战略性能源。据统计,中国人均化石能源可采储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也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要加大财政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扶持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水电、生物质能、核电等产业的发展,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是最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虽然我国已是材料生产大国,但在新材料领域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专利成果少,某些高技术、高品质、高性能材料尚依赖进口,新材料成果转化率和规模化生产程度低。我们要成为材料生产的强国,必须抓好重点领域:超级结构材料,如高性能金属件化合物材料和智能材料与结构;新一代功能材料,如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战略能源材料和特别功能材料等;环境友好材料,如生态建筑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如器官的修复与替代材料;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光电子材料等等,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我国能效比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主要工业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0%以上,因而节能任务非常繁重。我们要大力研制先进设备,加快节能技术改造;要扩大节约新技术和发展新能源汽车;要开发和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和技术。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加大环保产业的投入,在环保设备的制造、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噪声与震动控制设备等方面取得新的战略性的突破,大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预计2011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将达980多亿美元,欧美公司约占销售额的90%以上。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整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必须加强基础研究,推进资源整合,促进国际合作,争取在医药生物、后基因组技术、再生医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加快发展信息网络产业。美国在诸多至关重要信息领域引领发展潮流,2009年又提出发展智慧地球,把发展信息产业提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我们要加速构建无所不在、人人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三网融合、推进感知中国建设,研发后IP时代技术,抢占信息网络的制高点,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升级。

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产业。这个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总体水平处在世界制造产业链低端,缺少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重大装备和核心部件依靠进口。我们要在发展光电一体化技术、大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大型清洁火电、核电设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流程工业成套技术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及基础制造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

我们只有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尽快抢占制高点,提高国家竞争力。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要着力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创新队伍,使我国经济的发展走上内生创新增长的道路。

5.廉洁自律主题

【背景材料】

2010年2月24日,《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正式颁布实施,对领导干部八个方面、52种不良从政行为进行禁止,明确禁止党员领导干部干预房地产等领域的经济事务,以及在家庭生活方面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等。

《廉政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对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廉政准则》的实施,对党内成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规范性要求,是廉政制度建设的细化深化,是在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

【习题】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廉洁自律,写一篇议论文。从领导干部的角度,谈谈你对其的认识理解。

要求:阐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字数不少于1000字。

【参考例文】

领导干部要坚持廉洁自律风清气正引领和谐发展

廉洁自律,历来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从政美德和为官的品行操守,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共产党人,更是把廉洁自律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奉为执政必备的职业道德,写进《党章》里,昭示和激励每个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廉洁自律。最近中央颁布《廉政准则》,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好品行,就要认真执行《廉政准则》的规定,牢固树立党性观念和自律观念,面对利益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做到《准则》禁止的事情坚决不做,严格廉洁自律、认真勤政为民。

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把廉洁自律当作一副道具,用于会上表态、贴在墙上展示,很少进入思想和实际行动,有的同志因为坚守廉洁自律,而受到孤立甚至被视为另类。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与有些同志思想上的迷惘和渐变不无关系。有的感到,市场经济社会,人们看重的是利益,讲求的是实惠,崇尚的是享乐,要想拥有比别人更丰厚的财富,占据更优越的职位,过上更奢华的生活,就得把关系变为可利用的再生资源,把金钱变为可疏通的万能钥匙,把权力变为可交换的赢利工具。有些人思想上产生侥幸的念头,从小吃小喝、小拿小收开始,一发不可收,走上了贪腐的不归路;还有的顾及所谓的官场潜规则,没有决心去扭转风气,随大流,默认甚至助长不正之风。正因为一些干部思想上放松警惕、行动上未能落实,讲廉洁自律口不应心,贪婪和放纵乘虚而入,导致先锋模范作用严重钝化,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一落千丈。

形象就是导向,形象就是力量,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保持廉洁自律的好形象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党涌现出大批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好干部,被誉为感动中国的廉政人物。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梁雨润、张建国......一个个普通而响亮的名字在神州大地传诵着,也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感动的热潮。他们的动人事迹,贯穿着民族精神,高扬着党内正气,代表着党的形象,是党员干部的楷模。领导干部岗位特殊,身份特殊,势必要经受种种诱惑的考验。权力越大,考验越多。能不能在各种腐蚀和诱惑面前,节制、克制自己,坚守党性原则、高度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廉洁自律,不仅事关个人的前途命运,也影响到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评价,影响到党的凝聚力和公信力。党员领导干部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影响,决定了其廉洁自律对于整个社会具有重大的引导示范作用。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民风淳。因此,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以廉政人物为楷模,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切实加强廉洁自律,完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生命一分钟,敬业60秒,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但要在头脑中树立清醒的认识,并且要在实际中品正行端,言行一致,防微杜渐,尤其是在种种诱惑和考验面前不动心、不失节,抵制住形形色色的诱惑,经受住各种考验,使我们的工作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廉洁是保本色的防腐剂,贪婪是战斗力的蚀骨刀。我们从走上领导岗位第一天起,就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政治鉴别力,加强党性修养,严守廉洁自律关,始终坚持自重、自警、自省、自励,以美德嘉行,铢积寸累的健康心态,善始善终,保持廉洁自律的好形象,才能平平安安、踏踏实实、正气凛然地影响和带动部属谋正事、务正业、走正道,才能负起领导和谐发展的职责,形成风清气正的氛围,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提高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6.廉政文化建设主题

【背景材料】2010年3月,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全社会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参考例文】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勤廉为官的良好风尚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深入推进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举措。身为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自觉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本部门、本系统和个人的工作职责,牢固树立并认真践行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多种形式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勤廉为官的良好风尚。

反腐败斗争不仅仅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先进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较量。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干部群众的精神境界,而且有助于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在反腐倡廉教育方面,廉政文化能更好地丰富和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内涵,拓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领域,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廉政文化对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具有内在的促进作用,能推动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高人们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在与监督的关系方面,廉政文化是强化监督制约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增强全党全社会的监督意识,在更大范围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推动监督措施的落实。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首先要树立领导干部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扎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础;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重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教育;着力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把廉洁从政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培养、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加强廉洁从政行为规范教育,大力宣传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先进典型。二是培育公民廉荣贪耻、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准则;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廉洁、诚信、勤俭、守法等道德观念成为广大群众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加强国家公职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加强以公正、诚信、自律、守法为主要内容的行业廉洁文化建设,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把廉洁要求寓于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和行业规范之中;研究建立廉荣贪耻的道德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褒扬和鼓励廉洁从业行为,抵制和克服违规从业行为。三是增强全社会大力支持、有序参与反腐倡廉的责任意识。广泛开展反腐倡廉形势任务、工作成效宣传,加强反腐倡廉舆论引导,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对反腐败的信心;积极推动廉政理论和廉洁规范通俗化、大众化,使反对腐败、崇尚廉洁的价值理念被人们认同和接受;深入宣传腐败对党和国家事业以及社会的危害,积极鼓励公民检举腐败行为;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有序参与反腐倡廉建设;主动做好反腐倡廉网络信息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将廉政文化融入机关文化建设,使机关干部在文化熏陶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结合创建文明家庭,积极开展家庭助廉教育,倡导清廉家风,为增强党员干部及其家庭成员抵御腐败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要结合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加强窗口行业廉洁教育,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向社会全面覆盖。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过许多廉政佳话,是我们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素材和智慧源泉。如陶母退鱼的故事就提醒我们廉政应从身边做起,表明了家庭廉政教育的重要性。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我们多读、多宣传这样的廉政典故,把古人的智慧结晶融入领导干部的头脑中去,真正做到以古为鉴,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从基础标准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廉政文化就会不断焕发出活力和魅力,为良好风尚的形成,为现代廉吏的塑造,起到扎扎实实的作用。

7.道德修养主题

【背景材料】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明显增多。如何在各种诱惑面前增强免疫力?这无疑对领导干部的作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作风建设,必须提升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这是每位领导干部的执政之基、为人之道、立身之本,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市场经济越发展完善,领导干部越要加强自身修养;职务越高,越要严格要求自己;权力越大,越要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做人、做事、做官都要以德为先。

【习题】

就领导干部道德修养问题,联系实际,自选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1000字左右。

【参考例文】

领导干部要有自觉高尚的道德追求

道德的养成主要靠人们的自觉追求。我国古代思想家都强调为官从政要以修身为本、正己为先。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对全社会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领导干部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一要以学立德。学习是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强学习不仅是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与他担任职务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也不会随着职务的提升而自然上升。人们对《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都很熟悉,但这话还有半句是仕而优则学,就是说一个人要想从政做事,不仅要先把学问基础打好,而且走马上任后更要坚持读书学习,才能把事情做好。现在有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就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各方面都比别人强,放松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这就很容易犯错误。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学习对于立德的基础性作用,把学习作为终身追求,把读书当作更大的人生乐趣,用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不断提升道德境界。

二要以行立德。道德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要行之于实践。人民群众对干部总是听其言、观其行的。干部只有把共产党人的道德要求,体诸身、见诸行,经受苦与乐、荣与辱、公与私、权与法等各方面的考验,才能不断锤炼道德品质,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党的优秀干部之所以能够得到老百姓的真心爱戴和拥护,就是因为他们身体力行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观。极少数腐败分子台上讲得漂亮,台下胡作非为,最终都遭到人民的唾弃。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党员干部要注重在艰苦环境、危难时刻磨练意志、砥砺品质,在直面矛盾、破解难题中培养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增强为民意识、升华爱民情怀,真正当好人民公仆。

三要以律立德。加强干部道德建设,要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一方面,组织上对干部要从严要求,坚决纠正干部管理中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严以自律,把组织的要求和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在的意志和信念。现在有少数领导干部追名逐利,喜欢听好话、信好话,只喜欢掌声和恭维,听不进批评意见,这是非常危险的。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古人把励志自强、自律改过作为品德修养的基本态度,强调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党一再强调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都是要求加强自律以立德。广大干部要始终以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珍重自己的人格,珍重自己的声誉,珍重自己的形象。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不仅在公众场合、有人监督的时候,而且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都要严以律己,防止萌发错误的意识、不正当的欲望和不健康的心理。

一个有德行的人是不会无所顾忌的,一定有所敬畏。身为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是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是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是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只有心怀敬畏才能在道德品行上优于常人,才能为社会做出表率,成为党和人民信任的干部。

8.开拓创新主题

【背景材料】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各级领导干部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提高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是当前各级党委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党委要把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开拓创新能力作为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来抓。

【习题】

结合当前实际,就领导干部提高开拓创新能力这一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言之成理。

【参考例文】

着力提高开拓创新能力

把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开拓创新能力作为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来抓,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全面贯彻这一要求,对于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推动者,其开拓创新能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首先,提高开拓创新能力是适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迫切要求。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面对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能不能以改革创新精神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我们党的严峻考验。只有大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开拓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其次,提高开拓创新能力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改革史,是一部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的创新史。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特别需要通过开拓创新去破解新难题、实现新突破。第三,提高开拓创新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选择。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开拓创新能力。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坚强领导核心,就必须建设一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领导干部队伍。

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开拓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四种本领。一是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本领。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做好工作,首要的就是要学懂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紧密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二是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本领。创新既是一个运用科学理论的过程,更是一个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实践的过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方面要吃透中央精神,另一方面要吃透本地区实际,做好结合这篇文章;三是提析解决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本领。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往往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影响甚至决定着发展全局。应善于灵活运用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理出头绪,从复杂多变的形势中找到关键,及时发现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四是提高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本领。集中群众智慧出思路、拿主意、抓工作,是领导干部开拓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应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善于把自己的思路与群众的智慧结合起来,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成功做法和新鲜经验,积极推广,指导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创新的民族将日益发达,守旧的民族将日益衰落。领导干部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只有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9.求真务实主题

【背景材料】

胡锦涛同志指出: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之所在,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他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内在统一的。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求真务实的着力点,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坚持求真务实,用求真务实的作风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习题】

依据材料观点,以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为题,谈谈你对其的认识和体会。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语言流畅,字数1000字左右。

【参考例文】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提出的治党治国的战略举措。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战略举措,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带领群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首先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求真务实的极端重要性,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我们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每一步成长壮大,每一次胜利和重大成就的取得,都始终贯穿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实践。新形势下,我们要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求真务实,关键在行动。求真务实不是标签,不是口号,而是要求紧紧围绕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把求真务实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指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这一总要求,结合本职工作,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把精力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等方面取得实效。

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提高思想认识固然很重要,但相应的制度约束也必不可少。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各项学习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联系群众的制度、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各项公开办事制度等。用制度的力量,防止和制止各种违反求真务实的行为,如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敷衍搪塞的不良作风,以及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等,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求真务实的正确导向,营造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以制度建设和创新来保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10.依法办事主题

【背景材料】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习题】

请以着力提高党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为题,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参考例文】

着力提高党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

依法办事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起码要求。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提高党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强化依法办事意识,注重实践锻炼、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完善监督机制、营造依法办事氛围。

掌握政策、依法办事是开展工作的基本方式,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必备的素质,也是一种官德。能否依法办事,核心是思想方法问题,实质是党性问题,关键是能不能破除私心杂念。当前,有些现象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很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有的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为本单位、小团体或个人谋取私利,或以职以权以业谋私,吃拿卡要;有的行政行为失当,不依法办事,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等。《党章》明确指出,党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成为依法办事的模范。坚强的党性,是党员干部忠实实践党的宗旨、严格依法办事的政治保证。加强党性修养,才能对党和人民负责任、讲信用,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趋于多元,落实法规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多,阻力越来越大。这就决定了党员干部要把法规制度落实好,既要有良好的愿望,更要有过硬的素质。一是提高善于学习法规制度的能力。学法、知法、懂法,是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把加强法规制度的学习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一项重要制度,作为干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抓手,在熟练掌握和运用法规制度中履职尽责、推动工作;二是提高准确把握法规制度的能力。法规制度是科学精神和工作规律的总结。党员干部要做运用法规制度的专家、明白人,善于把握和运用法规制度谋划工作,做到思考问题、运筹工作、部署任务,都能够把执行法规制度与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指示紧密结合起来,出主意、提建议、作决策,符合法规制度的要求;三是提高依据法规制度抓落实的能力。党员干部必须自觉把法规制度建设渗透于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按照法规制度检查指导工作,善于运用法规制度解决棘手问题,切实依法把事办好,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四是注重提高依据法规制度推进工作创新的能力,善于总结和借鉴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健全和完善法规政策制度,用法规制度创新推动工作创新。此外,除了靠党员干部的高度自律外,也要靠监督机制的制约。必须要健全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办法监督机制、营造依法办事氛围。

坚持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推进依法行政,是人民赋予政府行使行政职权、实现行政法制化的根本要求。我们应当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切实加强依法办事行政执法能力,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进程,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其他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上一篇: 2010年公选考试申论热点范文30篇(二)

下一篇: 2010年公选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应对策略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