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 公选遴选 > 考试题库 >

2020河南公选遴选考试-格正教育

基础知识政治——邓小平理论

来源:0作者:"" 发布时间:2010-06-22

1.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实践领域,它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比较全面的整体性的认识。

(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长达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3.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把过去那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方针政策,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原则的教条式的理解和认识,坚决纠正过来,并从这些不正确的政策和思想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使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5.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为将来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必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突出,尤为重要。

6.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科学概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因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而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个概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我国社会的性质,后一层含义阐明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这两层含义都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问题和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如果离开了这个中心,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点,它们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我们要从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把握好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和节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做到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富裕幸福。

9.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指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为巩固和完善现存制度而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制度进行的变革。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它是对原有僵化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不是细枝末节的调整和修补。社会主义改革虽然不是本来意义的政治革命,但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其实质和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

10.三个有利于标准

邓小平以党的思想路线为指导,着重解决了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问题。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1.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①改革开放解决了绝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推进了整个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从而保持了社会稳定。

②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扬,法制不断健全,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

④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新了人们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⑤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封闭半封闭状态,我国在利用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和提高对外开放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对党的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概括,体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这体现在:

①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立国的根本方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

②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立国的根本保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

③共产党是我们立国的领导核心。中国近现代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

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旗帜,是我们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3)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四项基本原则一方面是改革开放的保证,另一方面又从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12.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自觉的、主动的开放,是为了增强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的积极的开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的社会经济性质和具体国情决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立足点必须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3)必须坚持全局观念,克服本位主义和盲目性。

13.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提出来的,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基本原则。邓小平认为: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这就深刻揭示了实行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我国的社会经济性质和具体国情,决定了经济建设的立足点必须坚定不移地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2)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必须利用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必须学习和吸收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和好的经验。

(3)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关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又能进一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两者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放在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

14.三步走发展战略

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十三大把邓小平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战略步骤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变革力量。

(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是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现代科学技术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管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能,从而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市场、传播和使用。它以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要消费对象。因此,发展高科技,并使之产业化,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捷径。

16.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

(1)搞计划经济还是搞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计划和市场都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依据,搞计划、搞市场,都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

(3)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原有计划体制做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人民民主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相结合。历史经验证明,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就无法得到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权利。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邓小平说: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正是为了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动摇和否定党的领导。如果离开或否定党的领导,全国就没有一个领导和凝聚的中心,我们的国家就会陷入无政府状态,民主建设的进程就会被打乱,国民经济就会更难发展,人民生活就更难改善。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1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政体,是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权力具有至上性和全权性;

②人民在民主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组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③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④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因此,我们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能搞西方的三权分立。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

19.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基本方针

主要方式:①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

②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③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政治协商制度

政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政治协商,就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在共同遵守宪法和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就有关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的重大问题,进行各种形式的充分讨论,集中各方面提出的正确意见,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解决问题。实现协商一致的原则就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这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就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来说,除了通过人民政协进行政治协商以外,还有更多的政治协商形式。

(3)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征

这种制度既不同于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不同于一党制。它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的特征。

①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这是这个基本政治制度最根本的特征;

②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③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相互监督,不存在反对党和在野党的问题,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④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在坚持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同时,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与协商,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民主人士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作用,举荐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0.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容和基础。

①只有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才能产生社会主义的法制。不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人民在事实上没有掌握国家政权,也就不可能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法律。

②社会主义民主决定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容。

③社会主义民主赋予社会主义法制以力量。社会主义法制无论是立法、守法、执法,还是法律监督,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发扬民主,社会主义法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①社会主义法制规定了人民民主权利的范围和人民管理国家的秩序。一方面通过国家制定宪法和法律,把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制度和人民的民主权利用法律形式明确地确认和固定下来,保证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另一方面,又规定国家公职人员如何运用人民所委托的权力去实现人民的意志,并且规定依法办事的制度和违反法律如何处理的制度,从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意志得到贯彻执行。

②社会主义法制规定了人民享有广泛的、真实的自由和权利。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制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原则及范畴,规定了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各项义务;另一方面,又规定了对妨碍和破坏公民民主权利的行为所实行的制裁措施,从而保障了公民的自由权利。总之,离开民主讲法制,法制就失去了依据,丧失了存在的基础,就变成了专制。离开法制讲民主,民主就失去了保障,就可能导致无政府状态。民主既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又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发展。中国需要扩大民主,但同时需要法制。没有完备的法制,民主就失去了保障,

也就无法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

21.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可见,依法治国是实行法治,而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其核心是依法办事,依法治理国家。

依法治国具有重大意义。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2)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3)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1)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造和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文明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包括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包括高度的精神文明。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文明建设的发展。这些无疑都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为:

第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可以保证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第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第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六,文化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特殊的凝聚力、鼓舞力、激励力等作用。

23.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其中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实质是协调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有其客观必然性。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物质生产是基础,对精神生产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人们的物质生活好了,文化生活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精神面貌就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精神生产和精神文明也对物质生产和物质文明起巨大的反作用。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以增强人们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创造更多的物质成果,扩大人们的活动领域和范围,形成更加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课题。

由于众多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必然是长期的和艰巨的,我们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而这一长期性,决定了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的长期性,决不能一段时间硬,一段时间软。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面对新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显重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之,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的发展。

24.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这一构想包括一个前提、五个基本点:一个前提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不允许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五个基本点的实质就是在一个统一的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问题。具体包括:一是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台湾、香港和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继续实行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三是特别行政区的地方政府享有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保留自己的军队;四是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不向特别行政区派管理人员,特别行政区的领导人和各界代表人士可以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五是外交权属于中央政府,特别行政区可以以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的名义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25.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在理论上,这一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法律学说,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

在实践上,它承认和尊重历史和现实,突破了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僵局,为实现祖国统一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它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它加深了同胞之间的民族感情,维护了人心安定、国家安宁的和平的政治环境,有利于直接利用港、澳、台地区的资本作为大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补充,有利于把港、澳、台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渠道,对于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十分有益的;它使港、澳、台地区既可保持比较稳定繁荣的社会经济形势,同时又加强了与祖国大陆的社会经济联系,大陆的优势同港、澳、台地区的优势相结合,不仅将使整个中国的发展如虎添翼,港、澳、台地区也将步入一个稳定、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26.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形势发生重大转折,国际秩序也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这种国际新秩序,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维护全球社会稳定。

(2)这种国际新秩序,主张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发展的道路,别国无权干涉。

(3)这种国际新秩序,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任何国家都不应谋求霸权,推进强权政治。

(4)这种国际新秩序,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一切分歧或争端,而不是诉诸武力相威胁。

(5)这种国际新秩序,主张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强和扩大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

2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才能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高屋建瓴、审时度势、统筹兼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进行。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一条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

28.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党的状况如何、党能否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实行正确领导,对于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决定的意义。

(1)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思想建设是党的全部建设的基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2)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建设党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和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

(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作风建设,历来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坚持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从严治党,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三讲教育,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坚决惩治党内腐败。

(4)重视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制定相应的制度、法律、党纪,使各级基层组织、个人按章办事,依法办事;还要完善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等体制,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监督体系。

29.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建设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1)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改革和建设最基本的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力量。

(2)必须切切实实地依靠广大农民。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3)必须认真充分地依靠广大知识分子。我国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

30.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性质:

(1)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爱国统一战线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它的根本政治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它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3)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坚定捍卫中华民族尊严、期望中国繁荣昌盛的爱国者,大都会成为忠诚的社会主义者或社会主义的可靠朋友。因此,爱国统一战线

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的爱国统一战线。爱国主义具有团结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是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动力,这种团结愈广泛,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愈有利。

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和特点: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这四个服务,相辅相成,密切关联,中心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2)爱国统一战线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因此,从形式到内容都显示出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其主要特点有:第一,空前的广泛性,极大的民族性。第二,中国共产党是爱国统一战线的核心,中国的其他党,是在承认共产党领导这个前提下,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第三,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长期性。第四,爱国统一战线具有知识、科技和人才优势。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格正教育

其他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上一篇: 基础知识政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下一篇: 2018年7月2日国内、国外时政热点汇总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