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 公选遴选 > 考试题库 >

2020河南公选遴选考试-格正教育

后备干部选拔理论考试思考题及参考答案要点

来源:0作者:"" 发布时间:2010-04-23

一、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运动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承认客观事物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要认真分析客观事物,掌握客观规律,用以指导实践,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规律客观性原理的表现。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方法,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当前所从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3、质变量变规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

按照质变量变规律,在现代化建设中,既要注意增加产品数量,更要注意提高产品质量;要掌握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更要注意经济效益。

4、辩证的否定观

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既统一又斗争的结果,而不是外力的推动;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联系的环节,否定是扬弃,既发扬、继承,又抛弃、变革,既克服又保留。

5、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的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6、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原理,指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它包括三层含义:第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系;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意义重大。第一,这个原理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矛盾的一般方法,即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第二,这个原理也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哲学依据。

7、辩证思维的实质

按照事物的矛盾本性去思考事物,认识事物,即在对立中认识统一,在统一中认识对立,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

在当前,要更加注重矛盾的统一性,切实转变思维方式。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列宁认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基本的观点;毛泽东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它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是我党制定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之一。

11、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基石之上。由于这两大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12、两个必然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两个必然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

13、两个决不会的思想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决不会思想,是对资本主义灭亡过程认识的科学论述,它与两个必然的思想一起,共同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14、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

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它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所谓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是指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也就是真正实现人的解放,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1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必须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这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是:①调节作用;②刺激作用;③分化作用。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7、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中共七大

18、党的优良作风

毛泽东在七大报告中把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19、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建设为依托,三者密切配合。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2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1、必须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

毛泽东认为:认清中国的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认清中国国情,这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要求,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一切领导工作的基础。

要认清中国的国情,就必须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今天,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仍然必须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从我们仍然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

2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思想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表现出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第一次比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实际上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打开了一条宽广的认识道路。

23、毛泽东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思想

①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②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③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因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解决。

④毛泽东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概括为一个公式团结批评团结。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他还根据执政以来的经验,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即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等等。

毛泽东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启示。

2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5、党风

党风即党的作风。是指党在思想、政策、组织和工作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它反映党的精神风貌。党风是由党的世界观和党性决定的,是世界观和党性的外在表现。

26、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毛泽东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27、两个务必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这种地位上的变化,给党创造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新条件,同时也容易使党内滋生官僚主义、命令主义、骄傲自满等不良作风,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性比以前大大增加了,由此产生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增加了。鉴于这种情况,1949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务必的思想。

28、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

29、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互相补充,辩证统一地共同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30、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一致的

毛泽东在论述实事求是时,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的内容;但明确地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连在一起,是从邓小平开始的。

针对有人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倾向,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内涵作了科学阐述。他说: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31、邓小平的两大历史贡献

邓小平同志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做出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

第一,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第二,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2、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33、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4、当代中国更大的实际

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更大的实际。

3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6、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是开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37、三个有利于标准

邓小平认为,要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改革开放,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8、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邓小平认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因为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第一,四项基本原则能够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第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够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一个稳定的环境;第三,用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能够保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有一个共同理想和统一意志。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就没有根基,没有方向。

3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党的基本路线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党的基本路线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党的基本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①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②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③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④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

40、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党的十三大按照邓小平的构想,将三步走发展战略正式表达为: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加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41、两个大局的思想

邓小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包括区域发展中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和战略部署。

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带动内地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大局,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东部沿海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4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理论的核心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要点:①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②实现三步走战略和现代化的关键是依靠科学技术;③中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④通过改革开放,更大限度地发展科技生产力;⑤造就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3、两个不等于的思想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两个不等于的思想,从根本上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我们党的基本理论依据。

4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这是我们党提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的发展之所以离不开世界,这是因为,第一,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这样;第二,现在的世界就是开放的世界;第三,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45、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二,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三,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条件。

46、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邓小平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辩证法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在不同时间、场合有不同的表述,但其精神实质是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不要一手硬一手软。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根据。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是相互依存的,必须协调地、全面地发展。从实际情况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过物质文明建设一手硬、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倾向。对此,邓小平指出,只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7、一国两制

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括地说,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8、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实践是永无止境的,认识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要一以贯之。我们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使认识符合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使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而使我们的工作不断开拓新的局面。这是我们的事业和理论生命力之所在。

4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①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基本理论的深化和发展;②它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③它使我们对基本国情有了清醒的认识,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根本依据;④它为我们提供了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

50、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改革的目的和稳定的基础,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和稳定的保证,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处理好三者关系,关键在于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51、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5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5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54、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其布局要相应调整。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55、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爱国主义具有团结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是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动力,只要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只要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只要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论哪个阶级、阶层,哪一个党派、集团,哪一个人,我们都团结。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这种团结愈广泛,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愈有利。

56、四个尊重的方针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57、与时俱进的含义

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是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58、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59、当前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60、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6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2、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根本

党的先进性问题,是党能否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党能否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因此我们党是先进的,但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要始终与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使党的先进性始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63、衡量政党先进性的标准

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4、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要求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要求是:

①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③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④要把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65、三个解放出来

江泽民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领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66、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二、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

1、我们党长期以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第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紧联系起来。第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任务更为艰巨。第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

2、为什么说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中央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深入分析我们党肩负的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现状、经过全面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从国际上看,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从国内看,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艰巨繁重。总之,无论从国际上还是从国内看,我们既面临着需要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需要认真对待的严峻挑战。

3、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从总体上说,我们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好的、有战斗力的。改革开放以来,党员队伍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肩负的使命光荣而艰巨,人民群众对我们党要求很高、期望很大。

1.. 4、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这段话,从理想、信念、宗旨和作风等方面,对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作出了概括,全体党员都要身体力行。

(1)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2)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3)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4)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5)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6)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5、共产党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基本要求

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格;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带领群众百折不挠的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成绩面前不自满,困难面前不退缩,戒骄戒躁、不断进取,勇于开拓、善于创新,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弘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坚持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情。

6、树立和实践正确的权力观的基本要求

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来为自己谋私利。要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使我们制定和实践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7、领导干部如何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挥表率作用

首先,要带头学习。搞好理论学习,是教育活动取得成效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带头查摆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民主作风,坚持走群众路线,找准自己在党性党风方面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健全党内生活、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第四,要带头搞好整改。能否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衡量这次教育活动质量高低、成效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

8、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的85年不平凡的历程中,干了三件大事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3)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9、总结我们党85年的历史,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10、85年来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创造性实践,为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的宝贵经验

第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第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第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第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第五,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11、为什么说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制定目标任务,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根据。

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和中国人民的根本要求,依据发展变化的实际,明确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目标和任务,不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指明前进方向。

历史表明,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科学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实际和人民愿望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潮头。

12、为什么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历史表明,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

1..456789101112 13、十六大以来的先进性教育的鲜明特点

一是坚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党章为重点,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二是着眼于取得实效和群众满意,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上狠下功夫。三是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实行开门搞教育,广泛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四是实行试点先行、分批推进、分类指导,既有统一要求,又鼓励从各自实际出发进行创新,形式灵活多样。五是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生产、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六是强调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为基层和党员作出表率。七是注重宣传引导,加强先进典型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形成正确导向。八是把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结合起来,坚持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一起抓,实现整体推动、相互促进。

14、十六大以来的先进性教育取得的显著成效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素质能力,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二是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一些软弱涣散和不够健全的基层党组织得到整顿和加强,党的工作覆盖面明显扩大,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更加巩固。三是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行动更加自觉,党员干部的作风进一步改进,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重点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四是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努力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主要问题,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五是各级党组织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抓基层党的建设工作责任制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务实管用的新制度,推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六是各级党组织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实践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党的先进性建设规律,丰富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

15、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的根本目的

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根本在于增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坚定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增强广大党员的自觉性、主动性、责任感上,推动广大党员增强先进性意识,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剖析自己、提高自己,为保持先进性而不懈努力。实践证明,抓住了党员主体这个根本,促使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就有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源泉。

16、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的关键问题

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和机制,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先进性是多方面要素共同构成的,包括指导思想、路线纲领、奋斗目标、方针政策,也包括组织原则、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干部能力、党员素质,等等。要长期保持和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必须通过完善制度和机制,使党的先进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激励广大党员自觉遵守党章和党规党纪,自觉实践党的先进性基本要求。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党的先进性基本要求同广大党员的岗位职责结合起来,明确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使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有了进一步的制度保障。实践证明,有了这样的制度和机制,才能使党的先进性要求切实成为广大党员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才能使广大党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先进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

17、如何进一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一,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第二,要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第三,要紧密结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第四,要紧密结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18、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00年2月到2001年6月。三个代表要求的提出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全党全国以极大的热情开展学习研究,对这一重要思想的认识不断深化。第二阶段是从2001年7月到2002年11月。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第三阶段是从十六大到现在。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学习贯彻的根本要求和工作部署。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狠抓落实,形成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取得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的明显成效。现在,这一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9、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这就是党中央提出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红线,在许多重大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1、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我们将长期面对三个重大课题

一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

二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1..5678910111213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过程中的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指明了方向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审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准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总之,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23、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何做到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

第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

第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总之,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如何做到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

第一,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第二,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

第三,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

25、如何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工作,目的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一,要深刻认识学习好、运用好科学理论对推进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全面系统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着力掌握其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第二,要按照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第三,要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抓紧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抓紧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体现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行动中去,成为推动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26、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的主要表现

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27、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主要表现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

28、为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本世纪头20年总体目标

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9、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第一,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第二,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第三,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0、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指导方针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指导方针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21、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

①以人为本的原则;②党管干部的原则;③任人唯贤的原则;④德才兼备的原则;⑤适才适用的原则;⑥科学分类的原则;⑦公正公平的原则。

22、人事行政的运行机制

①竞争机制;②激励机制;③更新机制;④法制机制。

23、职位分类

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分类方法。即按照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所需资格等因素,将众多的职位划分为若干类别,并划分为若干等级,以便做到对不同专业、不同等级的工作人员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

24、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奖励与惩戒、晋升、培训、工资、退休、公务员的权利义务、纪律和法定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管理规范。

25制定公共政策方案的步骤

①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目标;②探索和拟定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③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案。

26、公共财政的含义

是指市场经济中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纠正市场失灵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具体表现为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开展公务活动而进行的资金收支与管理活动。公共财政主要包括公共选择、公共收入、公共支出、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等内容。

27、政府采购

是指各级政府为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从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商品、工程及服务的行为。

28、政府绩效

政府的工作成就或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29、绩效管理的程序

①明确组织使命、战略和价值;②签订绩效协议:工作任务和责任、绩效目标、绩效计划;③进行持续性的绩效管理:绩效状况的监测和反馈、绩效目标和绩效计划的调整、绩效改进的行动计划;④绩效的正式评估。

30、政府部门质量管理的主要机制

①政府部门质量管理的商业途径;②政府部门质量管理的专业途径;③政府部门质量管理的使用者介入机制;④政府部门质量管理的市场机制。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格正教育

其他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上一篇: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专题分析及练习设计

下一篇: 2010年电力系统上半年工作总结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