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 公选遴选 > 考试题库 >

2020河南公选遴选考试-格正教育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环境保护类模拟试题

来源:0作者:"" 发布时间:2010-05-11

环境保护类模拟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就是通过()进行的。

A.消费者B.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产者D.分解者

2.目前我国针对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开采采用的收费方式是()。

A.生态税B.开发税

C.自然资源税D.排污费

3.在我国环境立法中,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这种表述源于()。

A.1978年《宪法》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C.1982年《宪法》D.1989年《环境保护法》

4.()制度被称为污染控制法的支柱,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被广泛采用。

A.三同时B.许可证

C.征收排污费D.经济刺激

5.最近石家庄市的大街上出现了环保型出租专用车,该车采用PLG+汽油的双燃料系统,其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成分较普通车型下降了80%左右,解决了汽车尾气排放给城市造成的污染问题。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上述有害气体的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D.炭粒和含铅化合物

6.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破坏,主要来自()。

A.居民生活活动B.商业活动

C.交通运输活动D.经济生产活动

7.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点

C.减少有毒物D.杜绝污染源

8.在我国负责主管防止船舶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机关是()。

A.军队环境保护部门B.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

C.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9.世界各国都将环境污染损害作为一种()来对待,中国的立法也不例外。

A.普通侵权行为B.特殊侵权行为

C.刑事犯罪行为D.特殊违约行为

10.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

A.生态系统B.生物圈

C.食物链D.生态平衡

11.在环境污染行为中,行为者的心理状态大多属于()。

A.故意B.直接故意

C.过失D.疏忽大意

12.某环保局对超标排放污染物质的某化工厂做出了罚款的处罚决定,在化工厂履行了该处罚决定3个月后,环保局又以同一事实对该厂作出吊销排污许可证的处罚决定,此行为违反了下列何项原理?()

A.确定力B.拘束力

C.公定力D.执行力

13.排污单位都应当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在()向指定银行缴付排污费。

A.7天内B.10天内

C.15天内D.20天内

14.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

A.环保方法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基准D.环境质量标准

15.我国环保对预防为主的真正重视,大体也是在()。

A.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B.20世纪80年代初

C.20世纪80年代末D.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

16.目前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主管机构是()。

A.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B.国家环境保护部

C.国务院发展计划委员会D.国土资源部

17.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所称的大气污染既包括人为因素引起的大气污染,也包括自然在自身的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

B.按大气污染的范围,可将大气污染分为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特殊型污染等

C.大气污染物专指复合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

D.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主要受排放总量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与排放源的高度、气象和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18.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是()。

A.环保方法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质量标准D.环境保护基础标准

19.《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被淘汰的设备,()。

A.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费

B.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防止产生污染

C.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D.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20.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类型是()。

A.煤烟型B.石油型

C.特殊型D.油烟型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在环境纠纷中,合法的证据必须与()中所列的限额数值具有可比性

A.环境质量标准B.环保方法标准

C.污染物排放标准D.环保基础标准

2.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和贯彻,表现在()。

A.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B.公民的环境权

C.我国公民有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

D.公民有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3.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体现为()。

A.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

B.环境标准以定量性的数据、指标、技术规范为表现形式

C.环境标准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D.环境标准要由有权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

4.我国征收排污费的目的是为了()。

A.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B.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

C.治理污染D.改善环境

5.环境质量评价一般包括()。

A.未来评价B.回顾评价

C.现状评价D.预断评价

6.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的三类是()。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保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D.总量控制标准

7.下列职责中属于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机构的主要职责有()。

A.贯彻并监督执行法律

B.制定有关条例、规章和环境标准

C.指导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

D.沟通政府与民间的关系

8.三同时是指()、()、()。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投产D.同时收益

9.以下关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污染源规定的最高容许排污限额

B.排污者以符合排污标准的方式排放污染物是合法行为

C.合法排污者在其排污行为造成环境污染损害时仍要承担民事责任

D.违法排污行为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10.开发者养护,是指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

A.治理B.恢复

C.整治D.养护

11.环境科学的任务包括()。

A.探索全球环境的演化规律

B.研究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C.研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D.研究区域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综合防治措施

12.按自然资源权属的主体来分,自然资源可以分为()。

A.国家所有权B.单位所有权

C.集体所有权D.个人所有权

13.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有责任对其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

A.单位B.组织

C.团体D.个人

14.自然资源费包括()。

A.开发使用费B.补偿费

C.保护管理费D.处罚性收费

15.把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或()。

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

C.第一环境问题D.第二环境问题

16.就奖励综合利用问题,我国颁布了若干单行法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A.《关于治理工业三废开展综合利用的几项规定》

B.《关于工矿企业治理三废污染开展综合利用产品利润提留办法的通知》

C.《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D.《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

17.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特定的行政机关包括()等。

A.水资源保护的水行政主管部门B.土地资源保护的土地管理部门

C.渔业资源保护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D.矿产资源保护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

18.下列哪些气体可以造成大气污染?()

A.氮氧化物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D.大气中的氨

19.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A.实行区域综合规划、预防为主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从污染物的浓度控制改为总量控制

C.采用无毒、低害和闭路循环等先进工艺

D.把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后再净化

20.根据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以下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是()。

A.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

B.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

C.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

D.有珍稀海洋动物生活的区域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1.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

2.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对保护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3.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委托环境监察机构实施行政处罚。()

4.我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铺设草方格、推行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优化种植结构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都是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

5.在国际环境法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原则。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预防原则、谨慎性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国际合作的原则、主权原则与不损害别国环境的原则。()

6.制定城市规划,可以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任务。()

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可以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解除或者减轻危害。()

8.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约翰内斯堡召开,这次首脑会议在多数项目上确定了行动时间表,其中包括: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无法得到足够卫生设施的人口降低75%;到2010年避免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以及到2005年开始实施下一代人资源保护战略等。

9.污染物和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而被稀释扩散。不同污染物的稳定性和扩散速度与污染性质有关,因此,不同空间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是不同的。()

10.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为了比较各地区受污染的程度。()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三同时制度的含义是什么?

2.简述固体废物的概念、特性及危害。

3.水土流失的含义是什么?

五、论述题(15分)

试述环境许可证制度(要求包括环境许可证制度的概念、种类、意义、程序和保障措施)。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食物在生态系统中各成分间的消耗、转移和分配的过程,就是能量流通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同化的第一性生产量称为进入生态系统中可利用的基本能源,这些能量遵循热力学基本定律在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不停流动或转移,使得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得以正常进行。能量流动从初级生存在植物体内分配和消耗开始。生产者体内所贮存的能量一部分为昆虫、鸟类和其它草食动物所利用,一部分以残落物形式贮存起来,作为穴居土壤动物和分解者的食物来源,另一部分以活体贮存形式贮存于生产者体中。

2.【答案】C。解析:我国的自然资源税,在立法上称为资源税,而且其范围界定较窄,主要指的是矿产资源税。如果从广义的资源税概念出发,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林特产品税、水产品税等也应属于资源税的范畴。自然资源费的种类仅是学者们对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收费的一个统称。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开发使用费;补偿费;保护管理费;惩罚性收费。

3.【答案】A。

4.【答案】B。解析:许可证制度是在环境管理中,国家环境主管部门要求开发建设、生产排污等具有影响环境的活动行为者进行活动申请,并批准、监督其从事某种活动而采取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多以某种凭证即许可证形式进行,故称许可证制度,也称许可制度。它一般包括许可证申请、审核、批准、监督、中止、吊销以及作废等一系列管理活动过程,根据管理对象不同要求,可分有规划、开发、生产销售和排污许可证等类型。许可证制度可保证对环境有影响作用的管理对象遵守国家管理环境的有关规定,从而将其对环境的影响作用限制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实践表明,它是国家强化环境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人把环境法分为预防法和规章法两大类,许可证制度在规章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被称为污染控制法的支柱,在环境管理中被广泛采用。

5.【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温室中常用二氧化碳作肥料。空气中含有约0.03%二氧化碳,但由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影响,近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旨在遏止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已经生效,有望通过国际合作遏止温室效应。但是二氧化碳不是有害气体。

6.【答案】D。解析:我国环境污染破坏主要来自经济生产活动。故选D。

7.【答案】D。解析: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在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8.【答案】C。

9.【答案】B。解析:根据法学界绝大部分学者的观点,环境污染致害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故选B。

10.【答案】A。解析: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大致可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四方面说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通常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

11.【答案】C。

12.【答案】A。解析:行政处罚决定的确定力是指行政处罚依法作出后,非依法律规定的程序不得随意变更与撤销。题干的内容符合确定力的解释。故选A。

13.【答案】A。解析: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排污者应当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到指定的商业银行缴纳排污费。商业银行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将收到的排污费分别解缴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14.【答案】B。解析: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从而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环境质量标准是确定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环境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是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所出示的证据是否是合法证据的根据。故选B。

15.【答案】D。解析: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首先提出了预期的环境政策。我国对预防为主的真正重视,大体也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而且是从中国环境问题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社会损害中认识到预防为主的极端必要性。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均有体现。

16.【答案】B。解析: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1号),设立环境保护部,为国务院组成部门。职责调整第一项就是将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职责划入环境保护部。

17.【答案】D。解析: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所称的大气污染主要针对人为因素。选项B是按照大气污染物的来源进行的分类。污染大气的物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的叠加,所以排除C项。

18.【答案】C。解析: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保护的目标值,也是制订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重要依据。从法律角度看,它是判断环境是否已经受到污染、排污者是否应当承担排除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的根据。故选C。

19.【答案】D。解析:《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优先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限期禁止采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名录和限期禁止生产、禁止销售、禁止进口、禁止使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设备名录。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或者使用者必须在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分别停止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设备。生产工艺的采用者必须在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采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工艺。

依照前两款规定被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故选D。

20.【答案】A。解析: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类型是煤烟型。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C。解析:环保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是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所出示的证据是否是合法证据的根据。合法的证据必须与环境质量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所列的限额数值具有可比性。故选AC。

2.【答案】BCD。解析:环境民主原则是环境资源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实质是指社会公众在环境管理及其相关事务中享有广泛参与的权利和义务。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没有体现民主原则。故选BCD。

3.【答案】ACD。解析: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从而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主要表现在:

(1)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

(2)环境标准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3)环境标准的制定像法规一样,要经授权由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发。

4.【答案】ABCD。解析:征收排污费制度又称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向排放污染物的单位收取一定费用的制度。包括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三个环节。我国目前有两种意义的排污收费制度:①超标准排污收费。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首先规定了在我国实行征收超标准排污费制度。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也明确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②排污收费,即《水污染防治法》第15条规定的,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即使不超过标准,也要征收排污费征收排污费的目的,是为促进企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征收的排污费必须用于防治污染,不得挪作他用。排污单位缴纳排污费并不意味着购买了排污权,也不排除其治理污染、赔偿损失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排污单位如果拒绝或者拖延缴纳超标准排污费或排污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5.【答案】BCD。解析: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就是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有下述类型: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地的、区域的(如城市的)、海洋的和全球的环境质量评价。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质量评价、水质评价、土壤质量评价等,就某一环境要素的质量进行评价,称为单要素评价,就诸要素综合进行评价,称为综合质量评价。按时间因素可分为环境回顾评价、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按参数选择,有卫生学参数、生态学参数、地球化学参数、污染物参数、经济学参数、美学参数、热力学参数等质量评价。

6.【答案】ABC。解析:我国的环境标准由三类两级组成。

三类是指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两级指国家级和地方级。环境质量标准是以维护一定的环境质量,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规定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或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容许含量。

7.【答案】ABC。解析:沟通政府与民间的关系不属于该机构的主要职责,其他三项表述正确。故选ABC。

8.【答案】ABC。解析: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9.【答案】ABCD。解析:题目中四个选项关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都正确。故选ABCD。

10.【答案】BCD。解析:开发者养护是指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整治和养护。故本题选BCD。

11.【答案】ABCD。解析:题目中四个选项均是环境科学的任务,故选ABCD。

12.【答案】ACD。解析:单位所有权不属于按自然资源权属划分的范畴。故选ACD。

13.【答案】BD。解析: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故本题选BD。

14.【答案】ABCD。

15.【答案】AC。解析: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故选AC。

16.【答案】ABC。

17.【答案】ABCD。解析:题目中四个选项均属于特定的行政机关。故选ABCD。

18.【答案】AC。解析: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大气中的氨不会造成酸雨,氨是大气中唯一的常见气态碱。由于它的水溶性,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

19.【答案】ABCD。解析: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项:

(一)实行区域综合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全面解决合理布局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实行预防为主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使损害环境的工程建设在施工前通过评价得到有效制止。

(三)把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控制改为总量控制。

总量控制是在计算地区环境容量(限值)和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根据环境指标限定每个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这样,可以使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不超过环境容量的限值,以保证一定地区或城市的环境质量。

(四)尽可能把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中。

(五)从末端处理改为生产全过程的管理,以及采用无害、低害工艺和闭路循环系统。把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后,再采用净化处理措施。故选ABCD。

20.【答案】ABC。解析:1999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海洋生态保护作出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一)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以及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

(二)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河口和海湾等;

(四)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

(五)其他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区域。

另外,凡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可以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该法还规定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海洋生态的需要,选划、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须经国务院批准等事项。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2.【答案】。解析: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第八条分别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对保护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3.【答案】。解析:《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修正案明确表述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委托环境监察机构实施行政处罚。受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其处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名义实施行政处罚。委托处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受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本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4.【答案】。解析:铺设草方格、推行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优化种植结构均是为了治理土地荒漠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5.【答案】。

6.【答案】。解析: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任务。故本题说法错误。

7.【答案】。解析: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由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除或者减轻危害。故本题说法错误。

8.【答案】。解析: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和《执行计划》两个文件终于获得通过。与里约会议通过的《21世纪行动议程》相比,这次首脑会议设立的目标更加明确,并在多数项目上确定了行动时间表,其中包括: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无法得到足够卫生设施的人口降低一半;到2010年大幅度降低生物多样性消失的速度;以及到2005年开始实施下一代人资源保护战略等。

9.【答案】。解析:题干的表述是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为了正确的表述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单靠某一点的监测结果是无法说明的。必须根据污染物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科学地制定监测计划(包括网点设置、监测项目、采样频率等),然后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得到较全面而客观的评述。

10.【答案】。解析: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在地学等科学领域里,对一定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或某些自然资源(如矿产、水源、土壤、气候、林地)本来就有进行评价的传统。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质量评价已经具有新的含义。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人们对环境质量评价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开始用环境质量指数描述环境质量。

四、简答题

1.【答案】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三同时制度适用于在中国领域内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含小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其他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建设项目和自然开发项目。它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辅相成,是防止新污染和破坏的两大法宝,是中国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化、制度化。

2.【答案】概念:固体废物亦称废物,是指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因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或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特性:其最难得到处置;是最具综合性的环境问题;它们最晚得到重视;是最贴近的环境问题。

危害:污染水体。固体废弃物未经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将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长期淤积,使水面面积缩小,其有害成分造成了水体的各种污染,如果人们将固体废弃物直接倾倒到水体中,造成的危害将更大。污染大气。固体废物中的干物质或轻物质随风飘扬,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另外,焚烧法是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一种目前较为流行的方法,但是焚烧将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一些有机固体废弃物长期堆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会被微生物分解,同时释放出有害气体。污染土壤。土壤是许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聚居的场所,这些微生物在土壤功能的体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与土壤本身构成了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而未经处理的有害固废物,经过风化、雨淋、地表径流等作用,其有毒液体将渗入土壤,进而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了土壤中的生态平衡,污染严重的地方甚至寸草不生。侵占土地。不断增加的固体废弃物如不加利用,就要占用土地来堆放。我国80年代以来,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相当迅速,许多城市利用大片的城市城郊边缘的农田来堆放它们。

3.【答案】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这是广义的水土流失。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现象。

五、论述题

【答案】概念:许可证制度是指凡是对于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各种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排污设施或经营活动,其建设者或经营者,需要事先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许可证后才能从事该项活动的制度。是对环境行政许可的简称,是有关环境行政许可的原则、条件、内容、程序、保证措施的法律规定的总和,是环境行政许可工作的法定化、制度化。

意义:(1)便于主管机关及时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制止不当规划、开发及各种损害环境的活动,及时发现违法者,加强国家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职能的行使。(2)便于把影响环境的各种开发、建设、排污活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轨道,把各种影响环境和排污活动严格限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使国家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管理。(3)便于主管机关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管理办法,规定具体的限制条件和特殊要求,促使企业加强环境管理,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改造,尽量避免和减少污染和破坏,从而使各种法规、标准和措施的执行更加具体化、合理化。许可证的种类主要有:排污许可证(如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和排放水污染许可证)、海洋倾倒(废物)许可证、放射工作许可证、核设施安全许可证、化学危险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等。

管理程序大致包括:(1)申请。提出书面申请,附为审查所必需的各种材料。(2)审查。一般要在报刊上公布该项申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征求公众和各方面的意见。(3)决定。做出颁发或拒绝颁发许可证的决定。同意颁发许可证时,主管机关依法规定持证人应尽的义务和各种限制条件;拒绝颁发许可证应说明拒绝颁发的理由。(4)监督处理。主管机关须对持证人执行许可证的情况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可修改许可证中原来规定的条件。可中止、吊销许可证,违法者要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上一篇: 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题一

下一篇: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宏观经济类试题含答案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