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 公选遴选 > 考试题库 >

2020河南公选遴选考试-格正教育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司法类

来源:0作者:"" 发布时间:2010-06-06

司法类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

A.检察机关B.法律监督机关

C.法律检查机关D.纪律检察机关

2.下列行政行为中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是()。

A.行政拘留B.吊销许可证执照

C.银行冻结存款D.罚款

3.()不符合行政合法性原则。

A.行政机关在法定限度内行使自由裁量权

B.地方政府制定并实施地方规章

C.工商部门吊销违法企业的营业执照

D.行政机关任意将行政职权委托给社会组织行使

4.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A.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B.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因行政主体行使其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D.行政机关与相对方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

5.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A.政治监督

B.法律监督

C.对行政立法、行政执行、行政司法活动的监督

D.市场监督

6.如果当事人申请复议后又向法院起诉的,只要是因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诉讼是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天内提出的,人民法院()受理。

A.必须B.应当C.可以D.不能

7.对因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出的诉讼,由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属于()。

A.指定管辖B.共同管辖C.协议管辖D.合并管辖

8.行政法是()。

A.各种行政法规的总称B.行政法律规范的总称

C.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D.行政管理法规的总称

9.对经复议的案件提起诉讼的,()。

A.只能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B.只能由最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C.可以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D.只有在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时,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才有权管辖

1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具体行政行为B.抽象行政行为

C.行政处分行为D.民事侵权行为

11.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B.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C.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D.相对方有权变更

12.行政处罚只能()。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由公安机关执行

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13.在一般情况下,()是各类行政法律关系必要的当事人。

A.公民B.社会组织

C.国家行政机关D.企事业单位

14.某县政府依田某申请作出复议决定,撤销某县公安局对田某车辆的错误登记,责令在30日内重新登记,但某县公安局拒绝进行重新登记。田某可以采取下列哪一项措施?()

A.申请法院强制执行B.对某县公安局的行为申请行政复议

C.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D.请求某县政府责令某县公安局登记

15.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金保证的,()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D.决定机关

16.对取保候审保证人是否履行了保证义务及对保证人的罚款,由()认定和决定。

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D.决定机关

17.恢复和加强了法律监督职能,重新设置了人民检察院的是()。

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

18.关于合理行政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遵循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活动区别于民事活动的主要标志

B.合理行政原则属实质行政法治范畴

C.合理行政原则是一项独立的原则,与合法行政原则无关

D.行政机关发布的信息应准确是合理行政原则的要求之一

19.有关防卫过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免除刑事处罚

C.应当负刑事责任,可以从轻处罚

D.应当负刑事责任,可以减轻处罚

20.甲委托乙购买一套机械设备,但要求以乙的名义签订合同,乙同意,遂与丙签订了设备购买合同。后由于甲的原因,乙不能按时向丙支付设备款。在乙向丙说明了自己是受甲委托向丙购买机械设备后,关于丙的权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只能要求甲支付B.只能要求乙支付

C.可选择要求甲或乙支付D.可要求甲和乙承担连带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

1.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的干涉。

A.国家主席B.行政机关

C.社会团体和个人D.中央委员会

2.下列答案中()不是行政法调整对象。

A.行政法律关系B.行政关系

C.行政诉讼法律关系D.行政程序法律关系

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判决维持的条件是()。

A.证据确凿B.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C.符合法定程序D.符合惯例

4.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虽在性质上不同,但亦存在着一些共同点。表现在()。

A.都是解决行政机关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争议

B.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法律关系都表现为三方性

C.在行政诉讼的法律关系中,争议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D.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要通过特定的机构与程序来解决行政争议,并都强调程序上的公正性

5.应急性原则往往在以下哪种情况下适用?()

A.战争B.流行病变C.动乱D.重大自然灾害

6.我国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通常包括()。

A.国家机关B.公民C.社会组织D.企事业单位

7.在下列事实中,()属于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件。

A.某公民死亡B.责令拆除违章建筑

C.某行政机关被撤销D.地震

8.行政行为成立的一般要件包括()。

A.行为的主体合法

B.行为主体有产生、变更或消灭某种行政法律关系的意图

C.行为主体在客观上有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职责的行为

D.行为符合法定程序和形式

9.有关行政立法,正确的表述是()。

A.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的行为

B.行政立法是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方面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C.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制定普遍性行为规则的行为

D.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按照立法程序所做的行为

10.行政处罚的形式有()。

A.罚款B.罚金C.拘留D.劳动教养

11.下列案件中,()属于特殊的地域管辖。

A.因限制人身自由而起诉的案件

B.不动产的案件

C.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

D.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不能行使管辖权而由上级法院指定的案件

12.行政诉讼被告可以是()。

A.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B.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

C.由法律法规授权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组织

D.行政机关首长和其他工作人员

13.具有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可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A.适用法律法规错误B.违反法定程序

C.行政处罚显失公平D.滥用职权

14.下列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奖励的是()。

A.发予奖金或奖励B.优待、补助C.通报表扬D.授予荣誉称号

15.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是()。

A.程序法定原则B.相对方参与原则

C.效率原则D.程序公正原则

16.行政诉讼特有的基本原则有()。

A.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C.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D.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17.关于盗窃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盗窃伪造的货币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

B.盗窃伪造的国家机关印章的行为,不成立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

C.盗窃伪造的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不适用《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关于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规定

D.盗窃企业违规制造的枪支的行为,不成立盗窃枪支罪

18.甲向乙借款5万元,乙要求甲提供担保,甲分别找到友人丙、丁、戊、己,他们各自作出以下表示,其中哪些构成保证?()

A.丙在甲向乙出具的借据上签署保证人丙

B.丁向乙出具字据称如甲到期不向乙还款,本人愿代还3万元

C.戊向乙出具字据称如甲到期不向乙还款,由本人负责

D.己向乙出具字据称如甲到期不向乙还款,由本人以某处私房抵债

19.根据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有()。

A.贪污贿赂犯罪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

C.走私犯罪D.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

20.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包括()。

A.危害国家安全案件B.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C.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D.贪污案件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20分)

1.无论何种情况下,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有可能成为行政相对方。()

2.行政行为既要符合合法性原则,又要符合合理性原则。()

3.行政合法性原则主要是要求行政机关遵循宪法和法律,而不包括要求行政机关遵循自己制定的行政法律规范。()

4.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不对等性。()

5.防止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是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6.行政机关颁发执照的行为属于单方行为。()

7.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为。()

8.行政许可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相对方某种权利或资格的确认。()

9.执行罚是行政处罚的贯彻和实施。()

10.行政程序遵循程序公正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合理地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并在程序上平等地对待相对方。()

11.行政法律主体即行政主体。()

12.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是一回事。()

13.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可被起诉。()

14.宪法规范作为最高的法律规范,都没有具体的惩罚性规定,它以普通法律的具体惩罚性条款作补充。()

15.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16.人民检察院自办的案件,决定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凭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签发的《拘留决定书》填发《拘留证》,由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三人以上)执行拘留。()

17.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不经预审就可以移送起诉。()

18.对于已确定为本案证据的扣押物品,原则上应连同案卷材料和《起诉意见书》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处理。()

19.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0.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行政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

2.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的区别有哪些?

3.行政立法的原则有哪些?

4.行政程序的原则有哪些?

五、论述题(10分)

试述行政法的作用。

六、案例分析(30分)

某居民区共有居民480户,一年中共发生入室盗窃案40余起,县公安局决定向每户居民征收治安费100元,由居委会代收。因绝大多数居民不服公安局的决定,居委会便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经复议,市公安局将县公安局的决定改为,治安费按每月每人1元的标准收取。之后仍有350户居民不服复议决定,准备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其他居民认为掏点钱买平安也值得,居委会考虑到和公安局的关系,不再出面。

问:①在上述事例中,谁能够充当行政诉讼原告?

②起诉时应以谁为被告?

③可向何地法院提起诉讼?

④若35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诉讼中有无第三人?若有,请指出;若无,请说明理由。

⑤若35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何解决人数众多给诉讼带来的困难?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1)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

(2)对于直接受理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

(3)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侦查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不起诉。并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4)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裁定是否正确和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5)对于监狱、看守所等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6)对于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施法律监督,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依法提出抗诉。

(7)对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依法提出抗诉。

本题答案为B。

2.【答案】C。解析: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为了预防、制止或控制某种正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危险状态,或为保全证据、确保案件查处工作顺利进行,而依法争取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加以暂时性强制限制,使其保持一定状态的行政行为。依行政强制措施的标的可分为三类:

(1)对人身的强制措施。如扣留、遣送等;

(2)对财物的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等;

(3)对行为的强制措施。如对吸毒者吸毒行为的制止等。本题选C。

3.【答案】D。解析:行政合法性原则,又称依法行政原则或行政法治原则。就是说所有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行政法律的规定,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任何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不得享有法外特权,越权行为是无效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应导致相应的法律后果,一切行政违法主体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运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应予以追究,违法行政主体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任意将行政职权委托给社会组织行使明显不符合法律要求,答案为D。

4.【答案】C。解析:行政法调整的是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的时候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其客体是由于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时所形成的管理关系。所以此题中的四个答案,只有C项所描述的关系符合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A项属于组织内部管理关系,不属于行政法调整;B项是行政合同,受民法调整;D项直接说明了是民事关系,受民法调整。

5.【答案】D。解析: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有三种: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人事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主体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立法监督和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方式主要有:①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的决议;②审查文件,指对一府两院(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呈送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决议;③质询;④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⑤受理申诉、控告和检举,并进行处理;⑥开展执法检查,这是当前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开展法律监督所经常使用的一种监督方式,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可以及时发现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实施的对策;⑦视察,是指由人民代表有组织地对法律、法规、有关决议和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或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视察;⑧督促办理人民代表和委员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⑨审议撤消职务案;⑩专题监督,即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某一热点问题,某一重大事件,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这样可以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很明显D项说法错误,本题应选D。

6.【答案】C。解析:《行政复议法》第十九条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故本题选C。

7.【答案】B。解析:共同管辖是指两个以上的法院对同一个诉讼案件都有合法的管辖权的情况。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共同管辖情况有:

(1)行政复议决定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行政复议机关和原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

(2)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案件,被告所在地、原告户籍地、住所地、被限制人身自由地的法院都有权管辖。

(3)临界不动产案件,有关行政区域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这里比较常见的是因临界库区、保护区而发生的案件。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在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案件中,行政机关同时采取其他行政措施的,原告可以选择法院,受诉人民法院可以一并管辖,通过一个诉讼程序审查若干个具体行政行为。共同管辖发生争议的,有关法院可以协商;协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本题答案为B。

8.【答案】B。解析: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故选B。

9.【答案】D。解析:《行政诉讼法》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本题答案为D。

10.【答案】A。解析:《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答案】C。解析:行政法规定,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故选C。

12.【答案】D。解析:《行政处罚法》第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本题选D。

13.【答案】C。解析: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一般情况下,国家行政机关是各类行政法律关系必要的当事人。

14.【答案】D。解析:具体行政行为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进行确定之后,当事人依法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内容。如果被申请人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对其义务的确定,申请人可以采取一定的救济手段。

《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可见,本题中县公安局作为被申请人不履行行政复议机关县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时,申请人田某有权请求某县政府责令县公安局履行义务。但是,不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或者再行复议、诉讼。故选D。

15.【答案】D。解析: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金保证的,由决定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取保候审保证金由公安机关统一收取和保管。对取保候审保证人是否履行了保证义务,由公安机关认定,对保证人的罚款决定,也由公安机关作出。

16.【答案】A。解析:根据《六机关规定》第22条的规定,取保候审保证金由公安机关统一收取和保管。对取保候审保证人是否履行了保证义务,由公安机关认定,对取保候审保证人的罚款决定,也由公安机关作出。

17.【答案】C。解析:1978年宪法恢复和加强了法律监督职能,重新设置了人民检察院。故选C。

18.【答案】B。解析:合理行政原则,即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行为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合理行政原则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其具体要求是:(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行政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之上;(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客观、适度、合乎情理。这三点具体要求反映着合理行政原则的内涵。合理行政原则的主要含义是行政决定应当具有理性,属于实质行政法治的范畴,尤其适用于裁量性行政活动。行政活动与民事活动的主要区别不是合理性问题,实行合法行政原则才是行政活动区别于民事活动的主要标志。故A项错误。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则,其他原则可以理解为这一原则的延伸。所以,作为行政法的重要原则,合理行政原则与合法行政原则之间不是无关,而是合法行政原则的延伸。关于D项,行政机关发布的信息应准确是诚实守信原则的要求之一,而不是合理行政原则的要求。故选B。

19.【答案】A。解析: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防卫过当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防卫过当之所以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因为:(1)从主观上看,防卫人具有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的防卫动机。虽然对于过当行为所造成的重大的危害具有罪过,但和一般犯罪相比,其主观恶性要小得多。(2)从客观上看,在防卫过当的全部损害结果中,由于存在正当防卫的前提,所以这种损害结果实际上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是应有的损害,二是不应有的损害。防卫过当只对其不应有的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而不对全部损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以上就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主观和客观的根据,这一规定是罪刑均衡的基本原则的体现。故本题选A。

20.【答案】C。解析:《合同法》第四百零三条第二款规定: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但第三人不得变更选定的相对人。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故选BC。

2.【答案】ACD。解析: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行政关系包括四类: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关系,内部行政关系。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差别在于,行政法调整的是行政关系,但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是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诉讼关系是由行政诉讼法调整的,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是行政诉讼法律关系。行政程序是行政行为的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是行政程序法律关系。故选ACD。

3.【答案】ABC。解析:《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故选ABC。

4.【答案】ABCD。解析: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虽在性质上不同,但亦存在着一些共同点。表现在:(1)都是解决行政机关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争议;(2)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法律关系都表现为三方性;(3)在行政诉讼的法律关系中,争议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4)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要通过特定的机构与程序来解决行政争议,并都强调程序上的公正性。故选ABCD。

5.【答案】ABCD。解析:应急性原则,是指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或与通常状态下的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它是现代行政法治原则的重要内容,是合法性原则的例外。一般而言,行政应急权力的行使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①存在明确无误的紧急危险;②非法定机关行使了紧急权力,事后应由有权机关予以确认;③行政机关作出的应急行为受到有权机关的监督;④行政应急权力的行使应当适当,应将负面损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范围内。应急性原则可在战争、流行病变、动乱和重大自然灾害情况下适用。故选ABCD。

6.【答案】ABCD。解析:我国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通常包括:(1)国家机关;(2)公民;(3)社会组织;(4)企事业单位。故选ABCD。

7.【答案】AD。解析:某公民死亡和地震属于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件。B、C项属于法律行为而不属于法律事件。故选AD。

8.【答案】ABCD。解析:行政行为的成立是指行政行为的作出或者形成。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包括:(1)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者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即主体要件。(2)行为主体有凭借国家行政权产生、变更或消灭某种行政法律关系的意图,并有追求这一效果的意思表示,即主观方面的要件。(3)行为主体在客观上有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职责的行为,即有一定的外部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客观行为,即行政行为成立的客观方面要件。(4)功能要件即行为主体实施的行为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故本题选ABCD。

9.【答案】ACD。解析: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要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是指有权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并颁行有关行政管理事项普遍应用的规则的活动。其通常具有两方面的内容:①国家行政机关接受国家立法机关的委托,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②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关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亦称准立法。本题选ACD。

10.【答案】AC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的规定,行政处罚有以下7种:(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和劳动教养;(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故选ACD。

11.【答案】AB。解析:经过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由原告选择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或者由复议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特殊地域管辖有下列两种情况:(1)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而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此处所说的原告所在地,指原告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或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所在地。(2)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故选AB。

12.【答案】AC。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行政机关组建并赋予行政管理职能但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组建该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超出法定授权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实施该行为的机构或者组织为被告。第二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情况下,授权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职权的,应当视为委托。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第二十二条规定: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故本题选AC。

13.【答案】ABD。解析:人民法院可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和滥用职权。故选ABD。

14.【答案】ACD。解析:行政奖励的形式包括:发给奖金或;通报表扬或通令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晋级或晋职。以上奖励形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并用。故本题应选ACD。

15.【答案】ABCD。解析: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1)公开的原则;(2)公正的原则;(3)正当的原则;(4)参与原则;(5)复审原则;(6)效率原则。故选ABCD。

16.【答案】ACD。解析:行政诉讼特有原则,是指由法律规定的,开展行政诉讼活动必须遵循的,不同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特殊准则。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包括:(1)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2)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原则;(3)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4)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决定不停止执行原则。(5)不适用调解原则。(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故选ACD。

17.【答案】BC。解析:盗窃伪造的货币成立盗窃罪(未遂),属于对象不能犯的未遂。《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只要盗窃对象是枪支,就成立盗窃枪支罪。本题答案为BC。

18.【答案】ABC。解析: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无限责任的行为。A、B、C三项构成无限责任,以全部财产为责任财产。而D项不是。故本题选ABC。

19.【答案】ABCD。解析:《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范围的规定》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包括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走私犯罪、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等。故选ABCD。

20.【答案】BCD。解析: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包括:(1)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2)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3)贪污案件。故选BCD。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只有在另一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是针对该行政机关做出的,那么该行政机关相对于另一行政机关才是相对方。

2.【答案】。解析:依法行政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所有的行政活动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与法律规定相符;二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合理、适当。行政合法与行政合理是统一的,它们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依法行政原则的基本要求,并为依法行政原则的实现提供了具体的保障。依法行政的实质是要求政府按人民的意志办事,但人民的意志一般是由法律来体现和表达,因此,依法行政,首先是要求政府的行政活动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然而,法律是一种抽象的规定,任何法律都不可能十分周详地反映人民的意志。为了保证行政行为更大程度地符合人民的意志,还必须要求行政行为合理。可见,行政合法原则是行政合理原则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行政合理原则是行政合法原则的必然延伸和必要补充。

3.【答案】。解析:行政合法性原则不仅要求行政机关遵循宪法和法律,而且还要求行政机关遵循自己制定的行政法律规范。

4.【答案】。解析: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不对等。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代表政府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一方当事人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的,它依法拥有行政管理权、强制执行权以及行政处罚权等权力;而另一方当事人则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当被管理者拒绝履行义务时,管理者可以行使强制执行权以迫使对方履行义务;而当管理者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时,被管理者就只能通过申诉或诉讼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管理者的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在法定部门确认该行为违法或不当之前,既不能否认其效力而加以抵制,也不能停止执行。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均由法律预先确定。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不象民事法律关系那样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自由约定,而只能由法律预先予以确定。同时,双方当事人也不能随意地放弃或转让由法律事先确定的权利或义务,而只能依据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5.【答案】。解析:防止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是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6.【答案】。解析:单方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单方意思表示就能够产生法律效力,具有强制力、确定力和拘束力。大部分行政行为都是单方行政行为,例如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

7.【答案】。解析: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如行政规范性文件包括行政立法、决定、命令等;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为。如具体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强制执行等。

8.【答案】。解析: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

9.【答案】。解析:执行罚是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义务或不可由他人代为履行的作为义务的义务主体,科以金钱给付义务,以迫使其履行的强制执行措施。它属于行政强制,不是行政处罚的实施和贯彻。

10.【答案】。解析:程序公正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必须在程序上平等对待各方当事人,必须排除各种可能导致不平等或不公正的因素。

11.【答案】。解析: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指一切能够在行政法上享有行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由行政主体和相对人构成。行政主体是行使行政权、实施行政行为的行政法主体。

12.【答案】。解析: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主要区别是:第一,针对的违法行为不同;第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第三,适用的法律依据不同;第四,形式不同。第五,两者所产生的法律效果不同,由此产生争议后的救济手段也不一致。

13.【答案】。解析:《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中包括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即行政机关内部的奖惩、任免等决定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14.【答案】。解析:宪法是国家跟公民关于把公民的部分权利让渡给国家行使的一种契约。任何法律法规都需以它为规范,不可能涉及惩罚性规定。

15.【答案】。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并不是专任宪法监督实施的专任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6.【答案】。解析:人民检察院自办的案件,决定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凭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签发的《拘留决定书》填发《拘留证》,由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二人以上)执行拘留。

17.【答案】。解析: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要经预审才可以移送起诉。

18.【答案】。

19.【答案】。解析: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

20.【答案】。解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渎职罪的一种,本罪的主体一般情况下为特殊主体,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因为通常情况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掌握、了解国家秘密,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本罪,但性质上不属于渎职罪,为方便起见本法在条文中作统一规定予以定罪处罚。所以该罪的主体不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不限于国家工作人员。

四.简答题

1.【答案】行政法律关系主要有如下特征:①在通常情况下,国家行政机关总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②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都是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确定的,当事人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③行政机关在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是统一的,相互渗透,不能截然分开,从一个侧面看是权利,从另一个侧面看则是义务;④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引起争议,形成行政纠纷时,多数国家在通常情况下是由行政机关依照行政程序来解决;⑤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2.【答案】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解决的纠纷不同,前者解决的纠纷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而后者所要解决的纠纷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机关相对方之间的行政争议;②解决纠纷的机关不同,行政裁决机关与被裁决的双方当事人没有行政隶属关系,而行政复议机关往往是做出决定的原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议的一方当事人与复议机关有行政隶属关系;③提出申请的当事人不同,前者,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均可提出申请;后者,只能是行政管理的相对一方当事人;④提起诉讼的权利不同,不服行政裁决的当事人,无论任何一方均有权提起诉讼;而实施行政管理、做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对行政复议机关的决定必须服从,不能提起诉讼;只是行政管理的相对一方当事人对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3.【答案】行政立法应遵循下列原则:①依法立法原则,指行政立法时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也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进行;②立法民主原则,指行政立法时,应通过各种方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保证民众广泛地参与行政立法;③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

4.【答案】行政程序的原则主要有:①程序法定原则,指行政活动与行政权力的程序必须用法律形式将其规范化、系统化,并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②相对方参与原则,指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决策、制定规范性文件或制定计划时,公民有权了解和参与,并在程序上有法律保护;③效率原则,指行政程序要适应现行政的需要,以迅速、经济的方式达到行政目的;④程序公正原则,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合理地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并在程序上平等地对待相对方。

五、论述题

【答案】行政法有五项作用:①指导作用,主要指行政法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基本原则,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指明方向;②统一作用,表现在为整个国家的行政机关的管理科学化和一体化提供保证,以各种手段为保证行政机关管理活动的统一性创造前提③维护作用,指行政法的制定与实践可以使行政机关以法律为依据有效地行使权力,即使在发生行政纠纷诉诸法院时,司法审判一方面是对行政违法行为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对行政合法行为的维护;④控制作用,这是指行政法对行政的违法和不当行为设立一定的控制机制,这种控制机制是通过各种监督形式来实施的。在我国,监督形式有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检察监督、审判监督、党的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等;⑤保障作用,是指就每个公民来讲,行政法是其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六、案例分析

【答案】(1)该居民区的全体居民和居委会都可以充当原告。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本案全体居民和居委会都可以提起诉讼,即都可以充当原告。

(2)应以市公安局为被告。《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一、二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决定维护具体行政行为的,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据此,应以市公安局为被告。

(3)《行政诉讼法》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向县公安局所在地法院和向市公安局所在地法院起诉均可。

(4)由于居委会和其他130户居民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所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他们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5)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因此,若35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可以推选出代表进行诉讼。

其他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上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节唯物论

下一篇: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市政管理类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