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 公选遴选 > 考试题库 >

2020河南公选遴选考试-格正教育

公共基础知识——微观经济

来源:0作者:"" 发布时间:2010-07-22

1.市场主体的含义及特点

(1)含义:是指在市场上从事生产和交换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包括家庭、企业、中介机构、事业单位和政府。

(2)特点:市场运行过程中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社会组织或经济体。

2.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现代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或实现形式,是指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为核心,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主要形态,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以公司制企业为典型形式代表,也称为现代企业体制。现代企业制度的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公司的基本类型有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3.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1)公司是一个由出资人(股东)入股组成的法人团体,具有法人地位,在其法人财产基础上营运。

(2)股东只在其出资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个别股东发生股权转移或其他变动,不会影响企业的营运。

(3)公司是由一个法人治理机构来统治与管理。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由股东大会委托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聘任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公司还设立监事会,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4.市场中介机构的含义及类型

(1)含义:是指市场主体提供各种服务以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中间性机构。

(2)类型:服务性机构;媒介性机构;咨询性机构;公正性机构;行业性机构。

5.需求及需求量的含义

(1)需求是指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可以分为单个需求和市场需求

(2)需求量是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某种产品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如果只有购买的愿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或者只有购买的能力而没有购买的愿望,都不能形成有效的需求,不能在市场上发生购买的行为。

6.影响需求及需求量的因素

(1)商品本身价格。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需求越多。

(2)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减少需求量。劣等品除外。

(4)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社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以前购买产品。反之,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预期需求量。

(6)人口规模。人口越多,相应的需求越大。

7.需求弹性

(1)含义:需求弹性是指当需求的各种决定因素发生变动时,相应的需求量是正向变动还是反向变动,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还是小于决定因素的变动幅度。需求弹性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用公式表示为:E=ΔQ/ΔX(E:需求弹性Q:需求量X: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注意:每一种弹性都是百分比变化的比值,而不是变动量的绝对值之比。

(2)分类:

①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一种产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幅度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即需求量的变化率与自身价格变化率之比。

②需求交叉弹性:是指有关产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幅度所引起的某种产品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即一种产品需求量的变化率与有关产品自身价格变化率之比。

③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动幅度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即需求量的变化率与收入的变化率之比。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8.恩格尔定律

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衣服和住房的收入弹性大于1。随着收入的增加,食品在家庭生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渐降低。恩格尔把家庭收入用于食品的比例作为衡量一个家庭或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即家庭收入中用于购买食品的比例越大越穷,越小则越富。

9.消费品的分类

(1)正常商品与劣质商品的区分

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如果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则为正常商品;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如果会减少商品的需求量,则为劣质商品。

(2)替代品和互补品

第一,替代品,这是指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商品,如,馒头的价格不变而花卷的价格上升时,馒头的需求量上升。

第二,互补品,这是指两种互相补充使用商品,如照相机和胶卷,胶卷的需求量与照相机的价格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照相机价格上升,胶卷的需求量下降,两者呈现反方向变化。

10.中国的三次产业分类法

(1)第一次产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2)第二次产业:工业(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煤气的制造和供给业);(3)第三次产业:流通部门、服务部门、建筑业、流通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

11.供给

(1)含义: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商品数量。

(2)供给规律的含义:当影响商品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的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就是供给规律。

影响供给的因素:①商品本身的价格。②厂商能生产的相关商品价格。③生产的成本。④技术水平。⑤生产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⑥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

(3)供给弹性的含义:供给弹性也称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价格的相对变化与所引起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之间的比率。指商品供给量对于商品的价格变动及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Es=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12.需求法则

(1)边际效用:西方经济学中边际效用价值论(主观价值论)的价值尺度是指满足人的最后的也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的效用。边际效用有两个主要特点: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强弱正相关;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数量负相关。

(2)需求价格:需求价格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实际价格,而是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所愿支付的最格。

(3)需求曲线:根据需求法则,若以需求价格为纵轴,需求数量为横轴,那么需求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影响需求还不止一个价格因素,如人们的收入发生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人们的偏好,消费风气发生变动,甚至消费的时间、地点发生变动,都会影响需求,这时需求曲线会向左或向右移动。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向左移动。

13.供给法则

(1)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的产量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即称为边际成本。由定义得知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的变化量除以对应的产量上的变化量:总成本的变化量/产量变化量。理论上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量。

(2)边际成本的作用: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合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低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定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更大利润的产量。

(3)供给价格:供给价格不是市场供求决定的实际价格,而是生产者销售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所愿接受的最格。

(4)供给数量与供给价格正向变动

由于边际成本递增,生产者的供给价格与供给数量的变动方向是相同的:供给数量越少,边际成本越低,供给价格越低;供给数量越多,边际成本越高,供给价格越越高。反过来说,市场价格越高,供给数量越多;市场价格越低,供给数量越少。这不仅因为边际成本不同,而且随着市场价格上升,生产者剩余也增加。供给数量随价格上升而增加,称为供给法则。

14.市场均衡及其含义

当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卖者所愿意出售的数量时,我们称之为市场均衡。

(1)如果市场价格过高,市场供大于求,产生剩余,便会迫使市场价格下降,导致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加,最终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如果市场价格过低,市场求大于供,发生短缺,便会迫使市场价格上升,导致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最终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15.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变动

①当需求不变时,供给与均衡价格反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正向变动。即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上升;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

②当供给不变时,需求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向变动。即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上升;需求减少,均衡加价和均衡数量下降。

③当供求同时变动时,两者的变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两者的变动幅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要根据两者变动的具体情况而定:均衡价格可能上升或下降,均衡数量可能增加或减少,也可能均衡价格不变而均衡数量变动,或者均衡价格变动而均衡数量不变。

16.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单独一个市场或一部分市场的均衡;一般均衡即所有市场同时均衡,所有价格同时决定,这是市场经济所追求的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17.经济与帕累托最优状态

经济学提出的三大社会目标是:更大的选择自由,最高的经济效率,最优的收入分配。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任何形式的资源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人收益而同时又不使其他任何人受到损害,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18.管制价格

(1)含义:政府对价格实行管制,导致管制价格与市场价格不一致,破坏市场机制的功能。

(2)管制价格的种类:

①最格。政府规定某些产品价格的上限,以便把价格压到市场均衡水平以下,抑制涨风。例如战争期间,需求扩大,供给不足,发生通货膨胀,政府往往限定最格。再比如,对房租、利率有这种规定。

②最格。政府规定某些产品价格的下限,以便把价格压到市场均衡水平以上,挽救跌势。如工资、农产品等。

③双面管制。政府对某些产品价格,即规定上限,又规定下限,只准在这个范围内上下浮动,目的是防止物价暴涨暴跌。

④绝对管制。政府对某些产品直接规定一种价格,买卖双方都必须按照这种价格交易,没有任何伸缩余地。如政府希望增加某种产品的功绩,就可以直接规定较高的价格。为了保证人民的一般生活必需品,就可以直接规定较低的价格。

(3)管制价格的不良影响:

①资源使用不当。②产品分配不公。③产品产量变异。④黑市交易盛行。

19.市场体系的分类

(1)按照地域及相应的市场活动范围的角度划分,有区域市场、国内统一市场、世界市场等。国内市场又进一步划分为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这种划分的方法对于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些无具体组织的市场不适用。

(2)按照商品流通的环节来划分,可以将市场划分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这种划分方法的定义角度较为狭窄。

(3)按照交易对象的属性及它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划分,市场分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主要是指消费品市场。

(4)按照市场交易的对象和市场的职能和作用划分,可以大致划分为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从交易的时序角度划分,有现货交易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等。

20.市场要素

(1)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具有自身利益,并自主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一切个人和组织,包括家庭、企业、中介机构、事业单位和政府。

(2)市场客体。市场客体是市场交易的对象,包括一切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是联系买卖双方的纽带。国际上通常将商品分为两大类: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用于生产产品的要素。无论产品还是要素,都包括有形的实物和无形的服务。(3)市场规则。市场规则是买卖双方有关交易过程的权利和义务,有关商品规格、市场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期限的协议,以及某些约定俗成的规矩。这是市场交易正常进行的保证。

21.市场功能

(1)统一联系功能。(2)信息引导功能。(3)市场调节功能。(4)收入分配功能。(5)优胜劣汰功能。

22.完全竞争市场

(1)含义: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类型中,市场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政府对市场不作任何干预,只起维护社会安定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作用,承担的只是守夜人的角色。

(2)特征:①市场上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任何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任何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单独市场行为都不会引起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变化。②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同质性,不存在差别。③生产者进出市场,不受社会力量的限制。④市场交易活动自由、公开,没有人为的限制。⑤市场信息畅通准确,市场参与者充分了解各种情况。⑥各种资源都能够充分地流动。

(3)缺点:①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很难成立。②完全竞争市场所必须的有大量小企业存在这个条件既不可能也不适用。③完全竞争市场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④完全竞争市场中完整知识的假设是不现实的。一般情况下,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只能具有不完整的知识。

23.完全垄断市场

(1)含义:完全垄断市场是一种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对立的极端形式的市场类型。完全垄断市场,就是指只有唯一一个供给者的市场类型。

(2)特征:企业就是行业;产品不能替代;独自决定价格;存在进入障碍。

(3)优点:①完全垄断市场具有促进资源效率提高的可能性。②完全垄断市场具有刺激创新的作用。

24.垄断竞争市场

(1)含义: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商品的一种市场组织称为垄断市场竞争。它是一种既垄断又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和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是同类但不同质的市场。

(2)特征:企业数量较多;进出该行业容易;存在产品差别;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25.寡头垄断市场

(1)含义:寡头垄断就是少数企业控制整个市场,他们供应的商品占这个市场更大最主要的份额。

(2)特征:①企业极少:寡头垄断是介于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②相互依存:寡头市场中的价格不完全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③产品同质或异质。④进出不易。

(3)优劣:寡头垄断的经济效率是比较低下的,仅仅高于完全垄断。而且,过度制造产品差别和广告的非价格竞争,也造成资源浪费。但是,与其他市场相比较,寡头垄断市场却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寡头垄断市场有利于研究与开发。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很少有对研究与开发的刺激。而且,完全竞争厂商与垄断竞争厂商一样,通常力量较小,无力承担研究工作。为了竞争,寡头厂商总是要积极从事研究与开发,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改进产品性能。

26.市场竞争规则

含义:市场竞争规则是国家为维护市场各主体之间等价交换、公平竞争,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和要求,依法确立的市场竞争行为准则与规范。市场竞争规则是市场主体之间地位平等、机会均等竞争关系的制度体现。

第一,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二,禁止限制竞争行为。第三,禁止垄断行为。27.按劳分配

(1)含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收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者不劳动不获得收入。

(2)特点:第一,按劳分配的主体是社会主义企业;第二,按劳分配是按照实现的价值进行分配。第三,按劳分配是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的。

28.按要素分配

(1)含义:按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使用者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的贡献的大小,按照一定比例,对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支付相应的报酬的一种分配方式。

(2)特点:①参与分配的主体是要素所有者,依据是要素所有权;②分配的客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创造出来的价值;③分配的衡量标准,涉及到按生产要素的质量、数量还是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在依据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其直接表现和标准是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

29.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

第一,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决定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二,包括体力和智力在内的劳动力,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什么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经济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劳动者应当取得劳动成果的主要部分。我国多年来的统计数据也表明,就劳动报酬与非劳动报酬来说,劳动报酬始终占据第一位。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格正教育

其他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上一篇: 公共基础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一篇: 公共基础知识——公共行政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