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 公选遴选 > 考试题库 >

2020河南公选遴选考试-格正教育

2010年公选考试科学技术理论训练题含参考答案

来源:0作者:"" 发布时间:2010-11-09

科学技术理论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来源于()

A.理论B.实践

C.经验D.思维

2.技术的实用性是由()

A技术本向决定的B.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的

C技术发展的环境和目标决定的D.科学的基础性决定的

3.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A.发展教育和科技B.繁荣文学艺术

C.发展体育和卫生D.文学创作

4.技术成果利用的性质和价值由()

A.专家来评价B.社会来评价

C.发明人来评价D.专门机构来评价

5.在现代技术领域中()

A.种子型技术越来越多B.大众型技术越来越多

C.需求型技术不断涌现D.基础型技术发展迅速

6.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标是()。

A.为农业、畜牧业改良品种

B.为克隆技术的发展创造条件

C.寻找出了问题的基因,解决人类遗传疾病治愈难的问题

D.完成对人类所有基因的解密工作

7.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要十分重视()。

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

C.政府的作用D.专家的作用

8.科学技术是()的生产力。

A.直接B.潜在

C.未来D.间接

9.科技工作的主战场是()。

A.面向科学研究B.面向世界

C.面向市场D.面向国民经济

10.振兴农村经济只能依靠()。

A.劳动力B.资金

C.科技进步D.文化教育

11.我国的长城工业公司属于()。

A.研究机构B.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机构

C.生产机构D.出口机构

12.1998年8月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试点单位是()。

A.科技部B.中国科学院

C.中国科协D.教育部

13.西部大开发是()。

A.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战略决策

B.以对西部富饶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为主要目标

C.两个大局决策中的第一个大局

D.要求东部发达地区暂停发展,全力支持西部

14.国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追求升学率B.培养精英人才

C.普及科技知识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15.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的时间是()。

A.1987年B.1990年

C.1992年D.1996年

16.瓦特的蒸汽机是一种()的产物。

A.科学原理B.专业知识

C.经验D.发现

17.21世纪将是人才竞争的世纪,因此我国制订了相应的激励人才的政策和法规,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逐步限制人才流动,防止人才外流

B.分配时拉开差距,不完全按照按劳付酬的分配政策

C.制订平等竞争的用人政策,不论资排辈

D.制订严格的法规,确保出国人员按期回国

18.科教兴国这一伟大战略是由()提出的。

A.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B.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

C.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开幕式上D.朱镕基在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

19.下列关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论述,正确的是()。

A.在当今应用高技术的时代,各国应逐步减少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B.在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上,应用研究要大于基础研究

C.应用研究没有商业目的,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标

D.我国将增加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科学家自主选择研究课题

20.电子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

A.软件B.外部设备

C.硬件D.TH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创新的知识源是()。

A.大学B.工厂

C.科研机构D.企业自身

2.知识产权是保护()成果的基本法制。

A.科学B.文化

C.劳动D.技术

3.我国科技工作的战略布局分三个层次,它们是()。

A.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技工作B.企业科技创新工作

C.高技术研究和发展高技术产业D.基础性研究

4.技术发展的两种主要形式是()。

A.突变形式B.渐进形式

C.跃进形式D.间断形式\'

5.19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三大学说是()。

A.细胞学说B.基因学说

C.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D.生物进化论

6.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分()三个层次。

A.国家B.企业

C.部门D.地方

7.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

A.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致的

C.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D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8.党的十五大在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指出了三个面对,即()。

A.面对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B.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

C.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D.面对小康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9.有关数字地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球信息集成和整体化工作都是当前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B.在工业化并不十分充分的条件下,在中国建设数字地球是不必要且不可行的

C.信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发展数字地球提供了通讯支撑条件

D.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

10.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措施包括()。

A.加速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B.建立新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大科技投入

C.大力开发科技人才资源

D.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三、判断题

1.科学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标准。()

2.数字图书馆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是使数字化资源的管理更加迅速的有效形式。()

3.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这场变革的重要标志是人力资本成为社会赖以发展的战略资源。()

4.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是渐进式发展。()

5.我国原有科技体制的主要缺点是高度的集中管理和单一的计划调节。()

6.技术开发的主体是企业。()

7.基础性研究的使命是探索自然界的规律。()

8.开发研究不同于技术开发。()

9.科学是一种生产知识的活动。()

10.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11.自然科学内容有阶级性。()

12.技术只有自然属性,没有社会属性。()

13.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4.现代科学技术主要趋势是高度分化。()

15.数学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得力助手。()

16.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的矛盾。()

17.863计划是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计划。()

18.科学技术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19.火炬计划是为高新技术和其它重大研究成果商品化的指导性计划。()

20.政府上网的目的是政府利用网络,提高经济效益。()

四、辩析题

1.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2.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有巨大反作用,表现为它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

4.技术创新的系统性是指企业内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

5.版权,又叫著作权,其主体必须是一个国家的公民。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原理表明,科学技术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为一种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8.继863计划之后,1988年我国又制定了一个火炬计划,它的主要宗旨是极大地推进,农业现代科技发展和农业产业化。

9.凡是实现了技术突破的科学技术活动都属于创新。

10.863计划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国纲领性文件。

五、简答题

1.我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2.研究与开发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3.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如何?

4.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什么特点?

5.什么是技术创新?

6.技术创新有什么特点?

7.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

8.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如何?

9.什么是高技术?

10.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六、论述题

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我国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A4.B5.C6.D7.A8.B9.D10.C

11.B12.B13.A14.D15.C16.C17.C18.A19.D20.C

二、多项选择题

1.AC2.ABD3.ACD4.BC5.ACD

6.ACD7.ABCD8.BCD9.ACD10.ABC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四、辨析题

1.【答案要点】正确。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社会的最高革命力量,是因为其不仅可以转化为

现实的生产力,而且能使生产力得到不断的加速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进而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必然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2.【答案要点】错误。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有巨大反作用,表现为:进步的社会制度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而落后的社会制度则会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3.【答案要点】正确。双百方针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也是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其中心思想是主张学术自由,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4.【答案要点】错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有两层含义。除了指创新要求企业内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如研究开发部门与生产、销售部门的配合外,还指创新的实现依赖外部环境的密切配合,这包括经济、政治以及与创新相关的其他产业的技术水平等。

5.【答案要点】错误。版权又称为著作权,其主体可以是公民,也包括了法人和非法人单位。

6.【答案要点】错误。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只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7.【答案要点】正确。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主义之所以比资本主义优越,之所以能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得到人民群众拥护,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它最终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8.【答案要点】错误。火炬计划同863计划一样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计划,其主要宗旨是使高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技术商品产业化,高技术产业国际化。

9.【答案要点】错误。技术创新与纯科学技术活动有所区别,技术创新活动必须围绕市场目标而进行,纯粹技术突破而没有市场价值的技术并不属于创新。

10.【答案要点】错误。863计划是1986年3月由我国王大珩等四位著名科学家倡议制定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全国纲领性文件。

五、简答题

l.【答案要点】(1)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利用网络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减少产业发展对能源等自然资源的依赖。

(3)提高环保业的知识化水平,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减少环境污染。

(4)开发人力资源,发展知识经济。

2.【答案要点】研究与开发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研究一般是针对基础科学而言的,开发则是针对应用技术而言的。研究与开发是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的。

(1)基础理论研究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证明了这一点。同哲学、社会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决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这些理论研究是任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所不可缺少的。基础研究的每个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经济文化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2)技术开发强调实际应用,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应用于生产实践,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的当前形势下,我国多数学科和大批科研机构,要围绕着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快速有效的转化,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改革调整。①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科研力量,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人的主体。②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③科研、教育单位直接兴办技术产业,开拓新的产业领域。

(3)今后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要继续贯彻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瞄准科学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立足我国国情,突出国家需要,集中优势力量,在基础研究的优势领域取得突破。要加强应用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要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与产业为重要目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大型骨干高新技术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高新技术企业走从小到大,滚动发展,逐步壮大的道路。

3.【答案要点】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如物理学有实验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如杠杆、滑车等也有力学。

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傲什么、怎么做;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区别科学与技术的目的,不是将它们分开,而是要更好的统一考虑。注重技术时要想到科学,注重科学时要考虑技术。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来说,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4.【答案要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发生作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

(2)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

(3)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当代科学技术国际化趋势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

5.【答案要点】1934年,奥地利经济学家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技术创新理论。

他认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在生产体系中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到70、80年代,当技术立国政策导致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超过许多发达国家时,熊彼特提出的技术创新理论才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并通过新的研究又有所发展。经济学家们更从技术创新的机制,包括创新起源、创新过程、创新方式等方面提出见解,以期总结经验,为创新实践和经济发展提供指导。

技术创新理论是一种技术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观点。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产品、正艺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各种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进行总结而来的创新理论由此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它认为仅有科技并不能实现经济发展,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活动使技术和生产两者实现创新方式的结合,才能带来发展优势,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正是技术创新过程,才使得技术的发展和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得以统一起来。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就是通过技术创新环节来实现。一个国家的贸易地位及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技术创新的能力。创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深入人心。如美国就一直强调:技术是推进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技术创新就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据分析,美1929-1978年的生产增长率有40%是靠技术刨新取得的。

6.【答案要点】(1)创新收益的非独占性。

(2)创新的不确定性。

(3)创新的市场性。

(4)创新的系统性。

7.【答案要点】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system《Innovation或nationalinnovationsystem,有的译为国家创新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90年代以来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要概念,它是对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某些共有现象的概括。中国科学院借鉴国外对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成果和实际经验,结合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

和中国国情,于1997年提出了名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提出了关于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和非赢利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这个概念突出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举的地位。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发展固然起着明显的决定作用,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注重技术创新而忽略基础地位的知识研究和创新,那么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就可能失去有力的支撑。

8.【答案要点】现代科学的发展明显地出现了这样的趋势:(1)学科的分支越来越细,学科的门类越来越多;(2)学科相互交叉的情况越来越复杂,涌现了大量所谓边缘学科,这些边缘学科往往成为最活跃的生长点;(3)出现了许多综合性的学科,所综合的范围越来越大,即所谓科学整体化的趋向。(4)产生了一些横断学科,它们的应用范围几乎涵盖所有知识领域,即所谓科学的横向整体化。(5)科学的数学化。应当认为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的知识领域更加宽阔、更加深入的表现,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反映。

9 【答案要点】高技术这个词最先出现于60年代。何谓高技术,眼下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是比较接近的。学术界认为,高技术的主要特征是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所谓高潜能,是指从总体上说它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大影响,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扩散性,具有很高的态势和巨大的潜力。目前得到世界各国公认并将列人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技术领域有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10 【答案要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毛泽东在50年代首先提出和倡导的,其后作为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建设中的基本方针确定下来。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进入80年代,邓小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进一步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90年代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认真学习和运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式上作了长篇重要讲话。他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强调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技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和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的产生的新事实重新阐明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的思想。这一重要讲话成为新时期全国科技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纲领。

全国科学大会以后,特别是科技体制改革以来,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讲的次数越来越多,分量越来越重。他反复强调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提醒全党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他认为,实现人类的希望靠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靠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要靠科学。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也是不行的。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一次听取汇报的会议上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①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明显超前性,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依据。

③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

④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使命是把经济搞上去。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在于科技与经济要一体化发展。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是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

2 【答案要点】(1)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对实旃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有一个新的、

更加深刻的认识。要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放在党和政府工作的更加重要的地位,抓好向科教事业加大投入的落实工作,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的科教投入多元体系。

(2)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增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能力。

(3)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新优势。要根据新形势,推动产学研更紧密地结合,创建新优势。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制定鼓励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产业中的结合。

(4)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5)要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6)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

其他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上一篇: 2010年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公共科目试卷七

下一篇: 2010年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结构化面试的创新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