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格正教育

做好“时政备考” 打好2022年国考申论根基

来源: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14

相信绝大多数考生在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时候,都会去寻求一些经验借鉴,“求助”对象可能是已经考上公务员的学长、学姐,或者就任公务员岗位的亲戚朋友,也可能是一些公考专业培训老师。每每问到申论如何复习时,绝大多数“过来人”都会建议一句:“多关注时政热点”。那么此话怎讲?时政热点对申论到底有什么作用,大家甚是费解。在此,格正教育老师将浅析时政热点与申论考试的联系性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一、热点是申论材料的重要来源

申论作答的最常见要求和最大依据就是“给定资料”,申论题目中,无论是小题的采分点亦或是作文的的总分论点均要来自于给定资料,所以考生对材料的驾驭能力也直接决定了申论考试的成绩。而有些考生读材料非常快,也有些考生读材料效率很低。究其根本,其实并不是所谓的“谁天生就阅读能力强”,而是有些考生平时工夫比较到位,储备了大量的热点知识,拿到材料之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申论材料有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社会热点。反之,不关注热点,读材料时则会觉得步履维艰,每一句话都在与自己为难做对。

无论是在国考亦或者省考中处处都体现着热点。比如:有一年国考,在申论材料中,用了近一千字的材料描述诚信兄弟——孙东林、孙水林;讲了“最美妈妈”吴菊萍;还讲到了带病坚持工作的一位老师。这些故事无不是近几年的感动中国人物,或者全国道德模范。如果考生平时注重关注这些重大热点事件的话,拿到材料必然觉得很熟悉,快速过一眼就能准确抓住材料的核心意思,根本不需要一字一句慢慢斟酌。甚至后面还有一道题问到:“请指出这些道德模范的精神实质。”那很明显,孙东林和孙水林被评为的是“全国诚实守信的典范”,那他们的精神实质必然是“诚实守信”。此外,在湖北省考的2020年省考县级试卷的材料四所涉及的热点——地摊经济,就与疫情下的国家政策、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材料二中的社区治理,也是与当前治理下沉的政策、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相吻合。

所以,平时如果能对国家大事熟知于心,读申论材料才能做到“快准狠”,而破解申论材料的本质思想和逻辑脉络,肯定优势巨大。

二、热点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

很多考生在论证分论点时,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其实例证法的使用是最好上手成文的,但是要想使用例证法,考生就必须得有例可用,而例子也基本来源于社会热点。比如2019年省考县级的作文为“信用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制度规则”所涉及的主题为诚信建设,那么在论证的时候必然将涉及的诚信案例的例证论述,此时很多同学的案例不是春秋时期的“商鞅立木为信”,就是秦汉时期的“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等案例,作为历史典型人民商鞅、季布的案例具有说服力,但从小学到大学乃至于社会,人人皆知,人人都会书写,此时我们如果引用则不够新颖,素材比较老旧,缺乏新意,文章很难出亮点。倘若能够列举一些新时期的热点,如“信义孙氏兄弟”、“老赖贾某亭”等,则势必能够让阅卷疲惫的老师眼前一亮,犹如干旱的沙漠中望见一弯清泉,势必会对自己的文章加彩添分。

因此,不关注热点知识不仅严重影响了公考考生阅读材料的能力,还导致考生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肚子里没有货”是制约考生作文分数的关键因素。所以,考生必须通过关注人民网等不断积累社会热点,真正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国考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上一篇: 2022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找找朴素逻辑的“突破口”

下一篇: 2022年国考申论范文:推动乡村善治 留住乡土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