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格正教育

2020国考暑期集训营:行测每日一练之言语理解模拟题3

来源:作者: 发布时间:2019-07-16

2020国考暑期集训营:行测每日一练之言语理解模拟题3

1. 所谓“以IP地址或者网络名称作为被告”,其实只是针对预立案程序而言。这样,网络侵权的原告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被告身份的相关信息,可以查实的正式立案审理,无法查明的则不予受理。由此可见,这么做实际是原先请求法院通过其调查权,来查明IP地址或者网络名称背后的人,将调查核实“被告人具体身份”的权力转移给了法院。原告并不具备特别调查权,多数公众也都没有技术手段来进行网络追踪。如果法院介入后仍然无法查清,还是不会受理。只要没有明确的被告,原告的诉讼就失去了意义——且不说庭审过程中,“被告”无法进行辩护,就算原告赢得了官司,也没有责任人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介绍网络时代处理法律问题面临的困境

B.分析原告在网络侵权案件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C.解释法院在处理案件时被告人身份确定的重要性

D.说明网络侵权案件中明确被告人的方式及其意义

2. ①经过漫长冬季,茶树养分充分积累,初春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不需要施

农药,芽质比较好

②“明前茶”的声誉,正是来自于它的品质和稀有

③作为茶叶主要品质标准的茶氨基酸含量最高,含苦涩味的茶多酚则相对较低

④在江南茶叶产区,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和春分时开始萌芽,清明前可以采摘

⑤清明前江南一带普遍较低的气温又限制了茶树叶芽的数量,使得能达到采摘标准的茶叶产量很少

⑥中国各地农业生产一向以节气为农事安排的指导,茶叶也不例外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⑥④⑤① B.⑥④①③⑤②

C.⑥④②⑤①③ D.④⑤⑥①③②

3. 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是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宋代诗人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名句,说明来客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千里寄茶表示对亲人的怀念;民间旧时行聘以茶为礼,称“茶礼”,送“茶礼”称“下茶”,古时谚语曰“一女不吃两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还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于各地、各民族的饮茶习惯更是异彩纷呈,各种饮茶方法和茶艺程式也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古代诗词中的茶文化

B.与茶有关的民间习俗

C.饮茶的方法和茶艺花样繁多

D.不同地区的饮茶习俗各有千秋

4. 作物生产系统,是一个作物——环境——社会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作物生产的高产、优质和高效通常又是矛盾的和难于协调统一的整体,而且,高产、优质和高效三者的主次关系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可见农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不仅涉及自然因素,而且涉及了社会因素。

这段文字意图说明:

A.农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既涉及自然因素又涉及了社会因素

B.作物生产系统是一个作物——环境——社会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

C.农学是服务于作物生产的一门综合学科

D.必须以系统学的观点来认识农学和作物生产

5. 文化是一个有机综合体,法是其中的一部分。即特殊的规范部分,任何国家的法都不是凭空产生,它都必然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即文化的其他因素在整体上,是法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因此,我们用“决定”一词来表达文化中其他因素之综合与法的关系,这正如马克思曾推出的“权利绝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这段文字意图说明:

A.法对文化的作用

B.法是一定社会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表现

C.文化中其他因素之综合与法的关系

D.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

2020国考暑期集训营:行测每日一练之言语理解模拟题3 参考答案

1.【答案】D。格正解析:文段围绕网络侵权案件中“以IP地址或者网络名称作为被告”的规定展开,介绍了网络侵权案件中被告人确定的方式及其对原告权利的保护。由此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A、C两项范围过大,脱离了网络侵权案件中被告人的确定这一论题,排除。B项在文段中未涉及。

2.【答案】B。格正解析:分析题干,⑥句开门见山,点出文段主题“茶叶”,作为首句较为合适,排除A、D。由②句“正是来自于”可知,②之前应提到明前茶的“品质和稀有”,而⑥④句均没有提及,故②不应紧跟在⑥④之后,排除C。因此本题答案为B。

3.【答案】B。格正解析:文段首句指出人们有关茶叶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后文对此进行举例说明。A、C、D项文段只是一笔带过,均未展开阐述,排除。B项与首句内容相符,故当选。

4.【答案】A。格正解析:文段为典型的“分总”结构,“可见”一词引导的内容为文段中心观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答案】C。格正解析:由关键词“因此”的指示作用可知,文段的论述重点是文化中其他因素之综合对法的产生与存在的作用,即C项所说的“文化中其他因素之综合与法的关系”。


国考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上一篇: 2020年国考申论模拟题:新型城镇化

下一篇: 2020年国考如何提高申论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