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招考信息 > 国考大纲 >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格正教育

格正做客人民网解读2011年国考公告和大纲

来源:作者: 发布时间:2010-10-13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以及公告,招考职位表正式发布了,我们人民网及时邀请到了两位专家做客人民网,对于今年的考试公告以及大纲进行深度的解读。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做客的两位嘉宾,第一位是格正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李琳老师。

李琳: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还有一位是格正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吴红民老师。

吴红民: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早上我也看了公告和大纲,发现今年的广告体现了今年的一些独有的特点,比如报考的条件进一步放宽,还有对于基层经验工作者的职位增多了不少。能不能请两位专家具体指导一下,对于考生来说意味着怎样的挑战,要求考生具有哪方面的素质?

李琳:这个问题我先简单说一下公告的两点变化,其中一点变化是对于学历的放宽,也就是说在今年的公告当中,明确提到了报考条件当中有一条,如果是应届的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年龄可以放宽到40周岁,以往来讲,报考年龄都是18周岁到35周岁,今年放宽了年龄的限制。这一点首先体现了国家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样一种要求的具体体现,其实这一点从去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些变化了,今年进一步放宽了年龄的限制,一再表明了国家对于这种要求的力度。

另外,现在网上经常会看到一个数据,85%的职位要求具备基层工作经验,这个基层工作经验主要是指地市以下的党政机关工作过的经历,中小企业工作过的经历,还有农村工作过的经历,这个85%是基于中央党群和中央政府机关,省级以上的中央直属的一些工作单位对经验的要求。对于中央党群机关和中国国家行政机关,包括省级直属的一些机关部门,他们对于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的要求达到了82%的占比,也就是说这些职位确实是从去年的70%增长到了今年的82%,他们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历。但是,从整体的数据上来看,全国的16205名的报考人数当中,只有15%左右的人是要求具备基层工作经历的,这一点来讲,广大考生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数据。

吴红民:实际上李琳老师已经把今年一些政策的变化和新的亮点做了一个简要的阐述,接着主持人的问题我接着谈,在这种新的变化下,对于考生来讲哪些方面的素质需要提升,有三个方面,第一、从思想方面,从报考的职位表基本可以看出来,越来越多的职位对于考生本身的思想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比如国家气象局,他会明确说明这个职位比较辛苦,更好能够出差,比如中纪委也有这样的要求。作为考生来讲,首先要考虑清楚,在这方面我们是不是具备了思想准备。第二、知识背景,或者知识结构也很重要。从报考条件来看,今年为了能够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尤其是高学历人才引进公务员队伍,在年龄上有了放宽,有更多的硕士研究生,包括在读的博士研究生也是具有报考资格和条件的。第三、公务员相关的一些专业技能应该具备,至少朝这个方向努力,更好写个报告,更好在过去的单位里头从事过类似的工作,这方面的经验也要有。所以,对于考生来讲,思想上要有这种准备,专业知识上要有储备,工作经验上更好也要有储备。

主持人:从大纲方面来看,行测和申论了题型和题量就往年而言有什么新的变化,这种变化新的背景是什么,考生应该如何应对?

李琳:行测方面我来说一下,今年大纲当中有了一个明确的叙述,它会根据报考职位的具体能力要求,在题型题量和难度上都进行了一定的组合。大家都知道,从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当中,申论已经有所区分,地市以上和地市以下。行测一直没有什么明确的变化,早在2002、2003年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还要分A、B卷,到了后来是统一考查,一张试卷。今年的大纲这条的具体阐述很有可能会在今年的考试当中对题目上会有一个明确的变化。

结合它的背景来讲,不得不谈我们的联考,最近两年我们在公务员考试范畴里面经常提到一个概念,就是联考,从去年上半年有一个8省联考,今年上半年扩充到了13省联考,9月18号刚刚结束的13省联考,在联考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大部分的省份题目都是相同的,比如今年上半年的联考,除了北京市的命题和以往的命题是相同之外,其他所有的省份全部都是120分钟,100道题。这样宏观的把握,应该都是中央直接去命题的,也就是说现在的命题有两个趋势,一个是中央想宏观的控制,第二个趋势是集合了一些地方的力量,包括在最近的一次联考当中,在定义判断当中出现了多定义判断,我们都知道,多定义判断这种题型在历年当中,只有在山东和江苏两个省份出现过,这次能够出现在统一的联考题目当中,应该说中央的命题组还是集合了一些地方的命题力量到中央来,统一进行命题。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今年的考试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很有可能地市以上仍然按照国考的模式,地市以下很有可能考查到120分钟120道题的形式,大家准备的时候还是要充分做好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思想准备。

吴红民:从大纲本身来看,2011年国考申论和2010年的申论大纲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这证明经过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几年的公务员考试申论的改革和创新,总体的思路没有什么变化。比如2009年考查的“我们的粮食危机”,包括“我们的产业需要结构升级”,还有一类是关于国家的重大政策,比如2010年国考谈到了渤海地区的环境整治问题。这是第一,取材上比较稳定。第二,在篇幅上也比较稳定。第三,题目的数量也比较稳定,一共是四道大题,其中会有两个小题目。第四,题型也比较稳定。总体来看篇幅也比较稳定,考生可以借鉴往年的考试进行针对性的备考。

主持人:考生更要注意的是行测方面的变化,申论还是按部就班的复习就好了。能不能请两位专家再具体介绍一下,本次考试的命题特点是什么?根据历年考试的命题变化,能不能预测一下今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整体的命题趋势大概是什么样的?

李琳:先说行测,最近两年整个公考更大的变化是加入了联考的形式,从命题风格来讲,除了极个别的省市原有的特点就比较鲜明,比如江苏、北京、上海,他保留了原有的命题形式。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省市命题题目、题量、考试时间都是完全一样的,这说明应该是中央的命题组统一操作。在这样的一种大背景下,而且刚刚我也提到了一个概念,有地方命题人主要的命题力量集中到中央的趋势,包括在更新的9月18号的这一次统一联考当中,我们发现它的数字推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等等一些题型都出现了江苏命题的一些特点,特别是在今年的大纲当中,我们发现言语理解这部分的变化是更大的,它在给定的例题当中,以往我们在考试当中20道的选词填空,20道的片段阅读,但是在今年只给了片段阅读这种题型,说明在一些配比当中,可能会减少选词填空的考题数量,它很可能会引入一种新的题型,就是言语理解与表达,它主要考查一些病句、歧义句、句语的连贯,这样一些题型很有可能会出现在今年的言语理解的题型当中。

数学方面,最主要的变化是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在去年的时候,增加考了一道大题,从以往的20道小题增加到了25道小题,资料分析这种题型和公务员实际工作契合度更高的一种题型,因为我们在公务员的日常工作当中,经常会对一些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在这样的一种工作当中,更多的会涉及到这些数据的调查、统计,重新表述、分析,在今年的考题当中,如果是考140道题,我们认为资料分析的测查量应该不会减少,应该还是考查五道大题,而且它的测查点可能会结合到更新的这一次的人口普查,包括人才数据的调查,包括人力资源的调查,很有可能会结合到这样一点,然后再配合一些我们的数据,来进行五道题目的一个测查。

关于逻辑方面,最近几年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可能性推理,今年的大纲当中也更换了例题,但是考查的题目还是没有变化,大家平时在复习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不管是言语也好,数学也好,还是逻辑也好,都侧重考查大家的一种逻辑分析能力。包括可能性推理的加强和削弱,包括言语理解,在选词填空当中也强调了考查选词的逻辑性。从行测整体上来看,主要测查的还是考生的一种逻辑概念,对思维的一种体会和理解,大家在平时复习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到这一点。

再就是,最近几年行测方向的一些变化,从长远上来看,它仍然是应该立足于这一点,行政能力测验,行政能力测验主要测查的是考生的一种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所有的题型最终都要得到一个结论,测查的是我们的考生是否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不管是什么题型,最终侧重考查的还是逻辑判断这个方向。

吴红民:基于以往申论考试的风格,我们基本可以预测,对于2011年国考的申论来讲,大家重点把握几个方面:第一、材料方面,材料本身的逻辑性将会越来越零碎,越来越潜在化和隐藏化,就要求我们的考生能够把材料背后的逻辑把握的非常清晰。第二、大家还是要关心一下,包括胡锦涛同志和温家宝同志,中央这些主要领导的重要讲话,往往带来比较新的社会热点,比如胡锦涛同志前一段时间有几篇比较重要的讲话,比如如何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的矛盾,比如谈到了教师节大会,发表了重要的演讲,包括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包括改革开放,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对于考生来讲,这些重要的社会热点应该还要有所把握。第三、实际上我们发现从2008年开始,公文的考查力度在不断加大,对于考生来讲,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把公文这部分基本上做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才可以。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介绍的这些趋势性的变化,会不会对考生来说意味着更多能力上的挑战呢?

李琳:是的。

主持人:众所周知,国家公务员考试最后不仅是分数的竞争,也是职位的一个竞争,随着报考人数的激增,能不能请两位老师预测一下,今年的报考职位是不是会升高,两位老师能不能给我们提一些科学的建议?

吴红民:从往年的发展规律来看,今年的报考人数应该还会增加,去年是144万人报名考试,预计今年的报名人数大约会维持在170万上下,比例应该来讲还会进一步加大,只不过我们认为这种加大的幅度没有过去那么厉害。这是第一。第二,对于考生来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去选择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职位,需要很清楚,这有几个标准:一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不同的人报考公务员的想法是不同的,比如事业心特别强的同学,他可能会认定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位,不管有多少人报考,他都一样会参加,对有些同学可能会选择一些竞争比例相对比较低的职位,在实际上在国考报名过程中,政府的网站每天会进行更新和统计,会告诉我们这个职位今天更新报考的人数到底有多少。二是自己的能力。在能力上考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定位和认识,比如有的职位要求经常出差,甚至有些职位要求是男性,像中央机关的工作压力远远没有大多数考生想的那么轻松,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能力是不是能够匹配起来。再比如说,文字表达能力一定要很强,更好要测试一下。

主持人:从往年的报名情况来看,可能后者的比较多。像您说的那种特别执着的,还是占少数比例。现在距离考试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最后考生应该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做好最后的备战,能不能请两位专家指点一下?

李琳:两个月的时间,还是要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来进行,第一个阶段还是要去做一下历年的,历年的就包括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历五年的,还有一些重要省份命题能力比较强的,像东三省的、北京的、浙江的、江西的、上海的,他们的和我们国家公务员考试相近似的题型,还有江苏和山东,这两个省份是非常重要的,这两个省份的命题能力是最强的,我们通过更新的行测能力发现,很可能他们的命题组已经加入到中央的命题力量当中来了。包括最近两年的联考大家也要特别关注。

第二个阶段,对所考过的题目做一个系统性的整理过程。很多考生在考试之前,很快进入了模拟的状态,但是我们一直强调,如果你复习时间超过半年,你的长期模拟的状态,比如每天做一套考试试卷,这种状态大概也最多只能维持一个月,考前一个月开始进入模拟状态是比较合适的,不要过早进入,很多考生从复习的时候每天一道题,做的题很多,但是没有总结。如果要是复习时间比较短,很多考生现在大纲下来之后刚刚开始看,这时候千万不要过早地进入模拟期,现在强调速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你还没有宏观地了解整个考试。只有大家宏观了解整个考试,然后宏观把握整个考试,最后才进入模拟阶段,模拟期行测的话集中在考试的前两周就可以了,这时候当你把常见的一些题型解答思路真正搞清楚了以后,再提升所谓的速度。只有真正把整个思维流程想清楚以后,才能说很快地解决一道题。

我们进入模拟期之后,两周的时间,能够用六套题目,这也就是我所说的第三个阶段,提升我们的成绩,最后真正把我们的知识储备转化成我们的成绩,两周的时间,大概模拟六套题到十二道题,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我的建议是这样,六套题左右就可以了,利用模拟试卷,不要用,是平时好好去揣摩出题的意图,整理他整个出题目的和出题思路的,选上六套比较好的模拟试卷,做一天总结一天,配合前面所整理过的历年的题型库,进行一个再次的总结,经过六次模拟,六次总结,主要大家总结一下时间分配和做题顺序是什么样的。比如时间分配,国家公务员考试当中,会考到资料分析,资料分析这种题型就需要大家有一个长时间的精力高度集中,因为你会发现指导分析一道分析题,如果精力能够高度集中的话,大概五分钟就可以解决一道题,如果精力不集中解决起来可能要10分钟到15分钟,这需要我们非常清楚自己的生物钟,哪个时间段是精力最高度集中的,你也要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特点,能不能够连续半个小时高度的精力集中,如果能的话,这五道题目我们可以连续去做,如果不能建议大家做两道题做做其它的题型,再回来做。不要想着翻试卷会浪费很多时间,实际上可能会节省很多时间的。

吴红民:申论分三步,我建议所有的考生在申论方面做一个总测试,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是短板,有针对性的复习,利用好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首先是发现短板,这第一步。第二步,要有针对性强化自己的弱项,核心还是强调,一是解决方法,对于一个考生来讲,一定有一个可以遵循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不是已经掌握。二是公务员考试的四大能力是不是已经具备,比如理论政策水平,材料当中会经常出现胡锦涛同志,或者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这段讲话的背后的重要含义我们是不是了解。比如去年的国考当中有一道题,胡锦涛同志讲的“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涉及到很多问题,什么叫转变发展方式?我国的发展方式属于什么?我国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转变发展方式的目标是什么?重大意义是什么?如果没有把这些方面搞清楚的话,胡锦涛同志这段讲话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讲是没办法完全理解的。社会热点的知识储备,我们对这些热点有没有相应的了解和认识。文字表达能力、材料处理能力,能不能把一篇零碎的材料系统化、条理化、逻辑化,能不能透过现象找到真正的实质和核心所在。我们所谓的弥补弱项无非是这五个方面。具体的方式大家可以去社会热点,可以去看深度分析的文章和杂志,也可以去做一些题目,也可以去学习一些公文,关键是看自己缺哪个。第三步,调整状态,从做模拟卷开始,对于做卷子来讲,肯定是要严格按照考试的要求,调整生物钟。第二个调整是心态的调整,在历年的考试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平常复习的很不错,但最后考试的成绩却很差,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心理状态的问题,所以后面半个月一方面是复习,另外一方面是调整自己的心态。

主持人:节目的最后,两位老师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李琳:祝福大家吧,希望大家能够顺利地找到自己的人生规划,顺利地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主持人:我在这里也非常感谢两位老师百忙之中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对广大考生进行考前的指导,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的访谈就到这里,如果广大考生有更多的疑问,也可以登录我们人民网的公务员考试频道进行具体的查询。在这里预祝广大考生报名和考试成功。谢谢大家!

国考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标签: 国考大纲

上一篇: 格正做客腾讯点评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下一篇: 2011国考申论大纲解读-一字不变,把握两大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