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务员
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河南公务员 >

2020河南省公务员-格正教育

2021年河南省考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之如何成为“预言家”

来源: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14

在各大类涉及行测的考试中,片段阅读里会见到承接叙述题。出场频率不高,但是有些题却令考生困惑、迷茫。格正教育在此介绍一下这类题型的做题技巧。

一、题型简介

1、问法形式:题干一般会给定一段阅读材料,设问“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文段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本文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等等。

2、题型要求:合理推测已知文段接下来的内容。

二、 怎样成为“预言家”

1、关注文段尾句

通俗来讲这类题型比较像两人闲聊,互相抛出话题。例如:两人去吃火锅,大概率围绕火锅相关的话题聊天,比如涮什么食材、配什么蘸料、点什么锅底等等,但是若这些都结束后两人可能会聊一些新话题,例如:一人问你最近追什么剧呢?那么此时另一人接下去讲的话题最有可能的是和追剧有关。这就是抛出话匣子,等待对方去接。

由此,我们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已知文段的尾句去判断接下来要讲述的话题。

2、实战练习

【例1】

我们知道,各种物质都有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这三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化。但是,如果温度超过374°C,那么无论把压力增加到多大,水蒸气也无法变成水,如果压力是足够高的话,它的密度会大大高于气体而接近水的密度。这样的状态与气体、液体、固体都不同,被称为物质的第四种状态——超临界态,而374°C被确定为“超临界温度”。处于超临界状态的物质,就被称为“超临界流体”。

这段文字之后作者最有可能说明的是:

A. 物质达到第四种状态的化学途径

B. 哪些物质不会进入“超临界状态”

C.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及相关特点

D. “超临界温度”对物质形态的影响

文段理解:文段首句介绍了物质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接着说明在大于374°C时增加压力可以得到一种新状态,超临界态。最后说明超临界流体的含义。

关注尾句:出现新的专有名词“超临界流体”,则文段接下来最有可能围绕这个概念展开论述,一般是先介绍定义,再具体展开,由于文段中已有关于“超临界流体”的定义描述,故接下来应该是它的其他方面介绍。包含这个话题的选项是C项,故本题选C。

【例2】

我们对教育的认识,过于局限在“知识”上,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好像就是教育的全部内容。“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深入人心,不能说是不对的。但是,创造知识的力量又是什么?仅靠知识就能创造新知识吗,就能产生创造力吗?我看不一定。创造力需要有知识,但是不仅仅是知识。

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述:

A. 传统教育观念的不足

B. 教育对创造力的影响

C. 获取知识有哪些途径

D. 人的创造力从哪里来

文段理解:文段开头介绍的是传统观念中我们认识的教育过分强调知识,接下来提出一系列疑问知识是怎么创造的等等,最后提出观点创造力的产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

关注尾句:提出新话题创造力的产生需要什么。那么可以合理推测下文要讲述的内容与创造力产生需要的其他条件有关。结合选项可以得出本题选D。

省考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上一篇: 2021河南省考申论归纳概括题:细审题、准找点、精加工、美书写

下一篇: 2021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最公平的年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