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格正教育

2020年国考暑期集训营:国考申论模拟试卷4

来源:作者: 发布时间:2019-07-27

给定资料

1.李克强总理在与新任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馆员、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座谈会上强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道德经济’。”

【胡庆余堂】在杭州秀丽的吴山北麓,坐落着气宇轩宏、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江南药王”——杭州胡庆余堂。胡庆余堂门楼上现今还保留着创始人胡雪岩所立“是乃仁术”四个大字,这四个字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医者,是乃仁术也。”反映了难能可贵的诚实守信和治病救人的仁义。数百年来,胡庆余堂一直铭记这一祖训,使其和北京同仁堂并称为中国著名的南北两家国药老店。

【油条哥】刘洪安,男,汉族,1980年11月生,身高1米80,河北省保定市“油条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理。从保定财贸学校会计专业毕业后,曾经从事过物资、汽运等工作,后来患上了严重腰部风湿。和爱人崔红艳接手了一家位于保定市银杏路南侧的早餐点,和家人一起经营。他的油条因坚决不用“复炸油”,而被消费者称为“良心油条”,他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良心油条哥”。然而,市场与经济这对矛盾的“统一体”,也经常演奏出一连串不和谐音符,时刻敲击着国人疲惫的神经:

【染色馒头】上海华联等超市被指多年销售“染色馒头”。根据记者暗访,馒头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将旧馒头贴上最新生产的日期、过期馒头回炉加工为“新馒头”、乱使用甜蜜素、山梨酸钾和防腐剂等现象。

市场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提到,为他人担忧,而不要为自己,限制我们的自私,展示我们慈善的情感,这些组成了人性自然的完美。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感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地种植在人的心灵里,这样的企业才能永葆青春。而且,每个人对这种人类朴素情感的保有和维持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运行,甚至民族的强盛将是至关重要。

美国有句名言:“要靠做好事成功(doing well by doing good)”。这实际上也是美国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环保运动中,有许多公司主动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许多美国人在决定自己是否使用某一企业的服务时,也要看其道德形象。这从他们的企业广告上就可以看出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在广告上只字不提自己产品的性能如何优秀,而反复强调自己的产品如何保护环境、如何资助第三世界。

在《人大经济论坛》中,有这样一篇帖子,名为《道德沦丧完全是由市场经济造成的》。文中这样说道:市场经济号召人致富,穷人要赶上富人,人追逐的是金钱,盼望的是发财,可是,市场经济又不能提供充足的正当有效的挣钱门路,很自然就有人被逼走歪门邪道。有贩毒的,有造假的,有诈骗的,有贪污的,有行贿的,还有假乞丐,假专家……这些统统都是为了钱。只要是市场经济,就必然有这些丑恶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专家们发表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文革”时期对儒家思想、佛教、道教等的过分批判和否定,导致年轻人的思想文化传统被完全打破。“文革”结束,在迅速发展经济的接口中没有及时梳理以往的历史文化,而是过多地强调“发家致富”,以及在部分地方商家将欺诈作为经验,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传统价值观念的动摇。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晓毅:我国古代的商业活动范围较小,对商品交换的依赖程度较低,大部分人都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因此,古代商业活动大都是在熟人社会里发生的,大都是重复交易,交易双方彼此都非常熟悉。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商业活动的依赖程度大大加深,商业活动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商业交易大都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彼此都不是很熟悉,而且往往只发生一次交易就结束了,这种商业形式削弱了人们的道德感。

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博士孙守纪:现代商业道德是和整个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我国某些地方政府领导道德水准低下,管理缺位,导致贪污腐败成风,给企业没能树立良好道德榜样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对企业过多苛刻要求,给社会大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因此,解决商人的道德问题,首先要限制政府的权力、约束官员、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增强公共媒体的自由权、切实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这是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根本之道。其次,要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建设,这个基础还是规范官员职业道德,其次才是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诸如医生、律师、教师、会计师等。第三点才是规范商人的职业道德。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诚:为何现在社会潜规则影响依然巨大?重要的一点,执行过程中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使得法律法规及社会规范执行力度等大大受侵犯。如何遏制频发的道德沦丧事件?首先必须在健全现有制度和规范的基础上,加大执行力度。此外,还应不断完善现有道德体系建设和宣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其中的“道”非常关键,但现在缺乏这一块理念的引导。这些年在教育问题上,我国倾向于技能培养,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进而导致公民的社会认同感和公共意识不强。不过,在道德建设方面,要张弛有度,力争掌握好“火候”,不能造成道德宣传的过高标准与生活实践中的过低标准的失衡。

2.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关于评选表彰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通知》。

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6部门举办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候选人正在公示中,中国文明网在其官方微信订阅号连发5幅海报,推广“点赞道德模范”活动,组织网友通过手机、网页为美德点赞,向模范学习。短短一周,参与点赞总数已达976万人次,其中,姚贝娜高居人气榜首。

“助人为乐”类候选人姚贝娜,以237万赞数,高居各类点赞人气榜榜首。姚贝娜,生前系华谊兄弟音乐公司签约艺人。作为广受群众喜爱的优秀青年歌手,姚贝娜热心公益,全力参与各种慈善活动,不幸患绝症早逝,家人按照她的嘱托把眼角膜捐献给多位眼疾患者,使他们重获光明。

“海南十大最美小镇”海南省国营八一总场场长罗永华,以125万赞数,位居“诚实守信”类人气榜榜首。2007年11月,罗永华被临危受命为八一总场场长。从那以后,他牢记承诺,开启二次创业,盘活八一水泥厂、八一金岭水泥厂两大工厂,组建了八一明湖等民营股份公司,坚持诚信经营,终于还清历史债务、转亏为盈。短短6年,罗永华兑现了他的诺言,八一摘得“全国文明单位”和“海南十大最美小镇”荣誉。

“点赞道德模范”活动开设留言台,网友累计留言数1万多条,各界人士踊跃分享读模范故事后的美德感悟。

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网友: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一直做好事,我们要为他点赞,将社会正能量传递出去。

网友严曙光:希望道德模范能影响带动周围的人,让大家一起做起来,崇尚中国优良传统和品质,社会便和谐安宁,人们便幸福安康!

南通司法局网友:我们的社会需要道德模范的引领,需要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诚信友善,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的行为,不断提升人文情怀!

自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和主要事迹公布后,全国各地反响热烈。此次评选表彰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全国活动组委会对各地及军队系统推荐程序和候选人资格、事迹进行了认真审核,报经中央文明委领导审定,公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327名。其中,助人为乐类71名、见义勇为类63名、诚实守信类63名、敬业奉献类71名、孝老爱亲类59名。

这些候选人来自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分布广泛、事迹感人突出、社会影响重大。从性别结构看,男性240人,女性99人;从政治面貌看,中共党员200人,民主党派6人,无党派人士3人;从民族结构看,汉族290人,少数民族49人;从年龄结构看,最小的17岁,最大的100岁。他们包含了工人、农民、军人、学生、教师、社区居民、基层干部、公安干警、企业管理者、个体劳动者等不同群体。这些候选人就生活在老百姓的身边,这些动人事迹曾被多少男女老少亲眼目睹、亲身感受,这些善行义举一直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人们更切身感受到这些模范这些事迹的可亲可敬可学,他们正在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

主办单位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和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网站同步刊登候选人事迹;同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进行滚动展播。目前,在中央文明办和各地文明办的组织下,“道德模范在身边”学习宣传活动蓬勃兴起,其中,“德耀中华”专题宣传、道德模范“故事会”、道德模范基层宣讲、道德模范“传帮带”等,不但深入促进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更让学习道德模范、宣传道德模范蔚然成风。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既要让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成为全社会的榜样,更要让他们的精神薪火相传。如今,开展道德模范“传帮带”活动的活动小组、工作室、爱心团队、志愿服务队等形式不断涌现。

3.21世纪是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的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正以锐不可当的影响力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也对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双重影响。

辅助生殖技术亦称医学助孕,就是运用人工方法使不育夫妇达到生育目的的一种新技术,包括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试管婴儿)、胚胎移植、代理母亲等等。这引起了一系列道德争论:首先,代孕母亲是用一对夫妇中男方的精子,使另一名妇女体内的卵子受精,待婴儿出生后交给原夫妇,代孕母亲收取一定的报酬。这种做法不仅使婴儿商品化,同时也使夫妇二人中加入了第三者,这就使亲子关系以及谁是孩子的真正母亲难以确定。其次,人工授精虽然可使不孕夫妇生育,使家庭更加稳定、幸福,但人们也担心,如果不是用夫妇的精卵而是用社会提供的精卵受孕,就动摇了丈夫就是父亲、妻子就是母亲的家庭人伦关系基础。试管婴儿不仅打乱了几千年来人类敷衍后代的传统方式,而且可能导致人类的近亲繁殖和人口素质的下降,人类伦理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复杂,从而给传统伦理出了难题。

15世纪以来,文艺复兴的旗帜重新树立了人的尊严,人类开始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狂热追求,形成了天人对立的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存与价值观。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们无视自然规律,用新技术任意开采掠夺大自然,这不断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20世纪后半期,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沙尘暴天气,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干旱与荒漠化等现象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不得不反思以毁灭性索取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观念,重新建立以维持生态平衡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新型的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观。

我国是世界上计算机用户最多的国家,而在互联网上,汉语信息仅占8%,中文输入与输出分别为0.03%和0.02%,英语却占95%,法语占3%,其它语系所占不到2%,显然在信息方面西方国家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自然,绝大多数的信息及利润也被西方国家所垄断,这是极其不平等的,从伦理角度看也是不道德的。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不满。

传统的交往方式是人与人的直接交往,感受人的音容笑貌,其间充满亲情、友情、人情等极强的情感因素,网络化使计算机充当了人们交往的媒介,面对计算机,人们感受不到对方的反映,可视性、亲和感消失,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变得精神麻木、孤僻冷漠,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和对社会生活的漠不关心。社会上一时间出现的见死不救、见危不扶等现象不能说不与此有关。

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的首创者对自己生产的知识具有所有权,并要求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护。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使这种权利很难实现,通过互联网复制他人的程序、窃取他人信息和成果的行为比比皆是,且很难被人发现,如何处理公开合理利用知识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矛盾已成为当前的一道难题;与此相联系,个人隐私权也受到了空前的挑战。由于大众传媒的发展,名人包括普通百姓的工作、生活、交往、娱乐无不进入媒体视野,并随时在网上有所反映。网络服务商为了收取费用以及政府执法者为查找证据的需要,都会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跟踪和详细的记录,这表明个人在网络面前已无私可隐。如何解决社会服务和安全的需要与保护个人隐私这一社会伦理要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务之急。

1995年日本东京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沙林毒气案,2001年美国发生了恐怖分子利用飞机撞毁纽约世贸大厦的“911”事件。高尖端科技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了隐患。被称为“橄榄枝下的罪恶”的国际恐怖主义在这个高科技时代把生物武器、化学武器乃至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作为恐怖活动的武器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在这其中变成了杀戮的工具,随时威胁着人类生存。

4.前不久,湖北省武汉市上演了一起“搀扶门”事件,一位女士在汉口民权路铜人像附近被电动车撞伤后,指认搀扶她的15岁男孩为肇事者。但经过警方的缜密调查,最终得出结论:男孩是清白的。对此,众网友纷纷发帖,进行了一场法律与道德的“大战”,下面是部分留言内容。

网友“风起海笑”:身在当今社会中,有时真的不知道哪件事是该做还是不该做。因为做好事而吃亏的好人太多了,致使我们在做好事之前,都要想一想会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可能。社会立法不足,处理社会关系的法律根本不够细致和人性化。思来想去,还是少一事为妙。

网友“栀子花开”:社会发展到今日,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前者用来堵口,后者用来填缝。换句话说,不归法律管的事,统统都归道德辖制。问题在于,旧的道德已被历史的车轮碾过了,而新的社会公德还没有建立起来,道德并没有成文契约进行约束,道德和不道德模糊不清。另外,法律缺乏严厉的惩罚手段,致使个体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就算是抛弃生母、坐人大腿之类“骇人听闻”的事,顶多也就在道德和舆论层面被“围追堵截”罢了,难不成真会少块肉?

网友“重来一遍”:这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个体个性权益随意张扬,各种价值观交织碰撞,每个人都在强调自己的权利。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能一方面对他者的社会公德无限拔高,认为人人都应救助他人,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社会公德要求放低,什么事都不愿出手。我们应该意识到,在个体权利之上,还有社会公德和常识需要遵守。

2004年,美国加州一位叫亚历山德拉的姑娘发生车祸被卡在车里,另一位名叫丽莎的女子将其救出。但由于丽莎没有专业施救技能,导致亚历山德拉事后瘫痪。2008年,亚历山德拉将丽莎告上法庭,称丽莎救助疏忽导致其瘫痪。2009年,加州议会以75:0票通过“好心人免责条款”,宣布因救助他人不慎导致其再受伤害应予免责。本来是出于好意救人,但由于救助过程中出现意外,好事没做成还要面临赔偿。值得庆幸的是,由于立法的及时跟进,不仅让争议得到圆满解决,而且为后来类似的事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好心人从此不会再有顾虑。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需要清晰界定。这样做,既可以发挥道德规范的柔性约束,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和谐,同时,在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又可以通过完善的法律来公平、公正协调利益关系。道德和法律虽然彼此隔离,但又相辅相成共同规范着各种社会关系。

当前的道德困境,一定意义上也是法治的困境。失小利而成大义,这是道德追求的目标。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则会出现人人可为、人人愿为的景象。但如果法律让人因道德行为而损失巨大,则会造成人们因趋利避害而放弃道德行为。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责怪个人的道德水平,要大力推进社会领域立法工作,用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为道德“撑腰”,鼓励和要求人们在情况许可时伸出援手,同时保护人们在不求回报助人时受到免责保护。

5.章星虹在《义与利相撞的三十年》中提到:今天,中国大陆各行各业,各色人等,似乎都失去了道德底线、伦理底线;愈是精英阶层,愈是肩负引领社会潮流,承担“传道”、“教化”、管理之责的官员、企业家和知识分子等,愈是缺德,甚至寡廉鲜耻到无法想象的地步。何以至此?章星虹给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分析和判断:“一个成熟的社会也许应该是这样的:官员也好、公众也罢,都应上有对精神信仰的敬畏(不是宗教信仰,也不是什么‘主义’,而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下有对制度约束的顾忌。而当今中国社会,这两个方面均极度缺失。”

这种精神层面的敬畏和信仰,才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最根本的基石。正是奠基于此,道德始成,制度乃立,而人之为人的底线方能持守。关键就在“敬畏”二字:或畏天谴,或惧审判,或怕转世轮回;或向往西方极乐世界,或追求共产主义理想,或相信从小康而至于大同社会。总之,有超越此生的敬畏之心,有躁动心灵的永恒归依之所,方能压抑人性之恶,平复内心焦灼,而结出良善之果。反之,缺乏这种敬畏,则再好的道德宣教和制度设计,也会堕成伪善,沦为具文。所以,康德曾发出这样的浩叹:“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某报记者曾围绕多个中国社会热点话题,在半个月内相继采访了北京、上海两地的美、英、法、瑞典、澳大利亚、加拿大、也门等国的在华外籍人士。采访中,这些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国籍的外国人,纷纷对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给予了比较客观的评价。他们认为,应当客观理性看待当前中国社会的道德现状,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多位受访外国人回忆了他们在华期间,接受过很多热心人各种各样的帮助,即使遇到个别有争议的问题,大家都能彼此宽容体谅。

英国工程师、目前在上海经营食品生意的艾米莉娅·希顿·伦肖回忆说,自己在上海创业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种帮助。她说:中国社会一些普通人,虽然与我之间有语言障碍,但是他们又善良、又热心,会主动伸出援手。

澳大利亚中年女作家琳达·尼尔应邀来华驻点创作两个月,恰逢“小悦悦事件”发生。她说:“我觉得这是一起极个别的意外事故,一些西方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曾经发生或今后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她认为,“小悦悦事件”发生后,中国人不仅关注这件事,媒体和舆论还不断反思这个问题,这具有积极向善的社会意义。琳达分析,英国和法国的资本主义发轫和发展,都曾经历了经济发展与“道德重建”逐步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英国用了大约300年时间,法国国内出现的动荡比英国还激烈。中国与英法的发展道路不同,但这种“经济增长与道德滞后的矛盾困境”,对中国而言也算是一面镜子。

在采访中,多位外国人提及: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社会“道德建设”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有的受访者还告诉本刊记者,“道德重建”是欧美主要国家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都曾面临的挑战,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库里克教授则指出,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使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之路,也注定与古代、西方的有所不同。解决中国当下遇到的一些社会问题,需要超乎常人的耐心;从发展的角度出发,逐步调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进一步完善社会结构的整合,将有助于中国社会道德建设。

琳达认为,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与处理好“快”和“慢”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高速发展的经济,必然需要精神领域的步伐跟上去。“中国人也要看到,道德建设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重要的是马上行动起来。”她最后这样说。

作答要求

一、“给定资料1”中提到,在《人大经济论坛》中,有一篇帖子认为“道德沦丧完全是由市场经济造成的”。请你根据“给定资料1”,反驳这一观点。(2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充实;

(2)语言流畅,层次清楚,有说服力;

(3)不超过400字。

二、假设你是“德耀中华”组委会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2”,就本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会的成功经验及特色,草拟份备询要点,供组委会领导在表彰大会闭幕日的记者通气会上使用。(15分)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概括准确,分条表述;(3)不超过300字。

三、“给定资料3”反映了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产生的一系列影响,请指出这些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恰当提炼,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四、“给定资料4”中提到,“当前的道德困境,一定意义上也是法治的困境。”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见解。(15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300字。

五、“给定资料5”中提到,康德曾发出这样的浩叹:“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下划线属于给定资料;

(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

(4)字数1000~1200字。


国考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上一篇: 2019河南省漯河市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通知

下一篇: 2020年国考暑期集训营:国考申论模拟试卷4 参考答案